三、四天過去,苟金蛋一直沒有消息傳來,高青也不急,這次可得慢工出細活,時間越久越好。
袁家別院的修建已經漸入尾聲,東鎮也在慢慢形成規模,村裏出去做工的人大部分都陸續歸家。此時秋收已畢,正值農閑,所以當人們聽到羅頌賢準備開個手工作坊,要在村子裏招人時,立刻就沸騰了。本來有人還疑惑他一個半大小子,哪來的本錢開作坊,沒想到他一說是原來在東鎮上賣雜貨的王掌櫃投的資,立刻就沒有質疑的聲音了。
高青暗地裏知會羅頌賢,這個作坊一定要建在開闊地帶,還要注意防潮、防火、防盜。所以招人的時候,一看品性,二看手藝,三看態度和衛生,然後將宋鐵鎖交給他,讓他帶著練練手。
而鑒於家裏現在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但賺得的銀錢卻都集中在他們三房手上,高青覷了個空,趁高大山在家的時候,將自己深思熟慮了很久的想法說了出來。
高大山聽後,有一瞬間的愣神,但他沉思半晌,終於下定決心:“還是青兒想得周到,可不就是這個理兒麽?行,就按照青兒說的辦!等今晚大家吃完晚飯,咱們就將此事提出來!”
高青點點頭,看著有些黯然的高大山,輕聲勸慰:“爹,娘早就說過‘親兄弟,明算賬’,現在咱們每家都有了來錢的門路,再綁在一起像什麽?雖然咱們自己心裏有數,可架不住好事之人說三道四。因為在外人看來,二伯和四叔他們就好像在依靠我們過活一樣!而實際上呢?卻是咱們依賴他們多一些。”
一番勸慰,將高大山說得是多雲轉晴,臉上帶笑。他抱起高青用力向上一拋,又穩穩當當地接在懷裏,開懷笑道:“我閨女怎麽就這麽聰明,這麽能幹呢?將來誰要是娶了咱們青兒,那可就有福囉!”
高青先是被高大山的拋舉動作嚇得“花容”失色,然後又被高大山一番準嶽父之語給雷得外焦裏嫩。坑爹呀!她才五歲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