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一九□□年,韩国,汉城郊外一处民宅后院,一个脸色冷漠得如千古不化般的十来岁光景的少年端坐棋盘之前。反复摆弄着棋子。研究今日的对局,旁边摆放着一本手抄的棋谱。“已经是第二个倒在我手中的职业棋手了。难道,所谓的围棋界的顶峰浪尖的职业棋手就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吗?围棋啊围棋,你究竟有多少变化?什么境界才是你的终点,要达到师父的境界我究竟需要多久?师傅啊师傅,你究竟是什么人!你究竟对围棋的理解达到什么程度了!你下来教教我吧!少年手持棋谱。凝望着星空出神。
群星灿烂,骤然一暗。一灰发鹤颜的老人飘然而下,脸色平静,波澜不起,一双眼帘微微下垂。眼神中透露出对世事的睿智和无比的沉静,仿佛已看透了世情:昌镐呀!又遇着强手啦?
少年双目低垂:师父。”
:把你这些日子下的棋摆给我看看。”
少年低头应是,也不多言,默默在棋盘上摆着棋子。
:不错啊!你已经具有职业棋手水准了,假以时日,再磨练一下,棋坛就是你的天下了。不过,这里,这里,你怎么不打入!这里被黑棋一压缩,你布局速度就大大地落后了。我给你说过多少次!本格,不是要你受欺。只是要你守好自身,先立于不败之地。自己不败了,才能让对手的弱点暴露无疑。这里黑跨度这么大,你一下就能将它分做两块孤棋,一举将黑棋击溃,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放过了。实在迂腐,实在迂腐呀!我怎么能教出你这样迂腐的徒弟。
少年挨训,脸色波澜不惊,平静地回道:师父,你总共只陪我下过三盘指导棋,给了我这本棋谱,让我自己琢磨。能得师傅训斥,弟子牢记于心。
牢记,牢记,你天赋很好,人又勤奋,可围棋不是靠记忆的,是靠理解!对棋道的理解!对天道的理解,四十年了,我竟始终悟不透这最后一步。木谷呀木谷!你若还在该多好啊!与你一战,实是我平生最大的遗憾!不论你去了仙界或是去了哪里!我都要找到你,击败你!老者喃喃自语!语气平静但却坚决。
师父!你们是什么人?神仙吗?
老者望向面前的少年,神色转为慈和:昌镐,师傅不是神仙,师傅也是在棋道天道上苦苦寻觅之人,等你哪一天能够战胜天下的职业超一流棋手了,你就会知道我是谁了。记着我给你摆的变化图,好好努力吧!言毕化做一道残影,速度之快,几乎让人觉着只是一个幻觉。
少年凝望师傅离去的方向,显露出超越同年人的平静,俯身摆弄适才师傅摆下的变化图,念叨着:下一个目标,曹熏泫老师。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本文的剧情以及开篇部分的败笔说明:首先申明,听风是一个狂热的围棋爱好者,本书中的围棋描写也贯穿全线.
不过我最初的本意是想让更多不会围棋的朋友也能通过本书对围棋有一定了解,所以本书的内容虽是以围棋修道的创意贯穿全局,但并没有用专业语言描述每一盘对局,只是大致描写了一下围棋的意境.中间夹杂一些世事的磨练.
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世俗中磨练成熟起来,才能对棋道和天道有深刻的理解.一个小孩,他也许能依靠棋校中所背的定式称雄一时,但不经过人事的磨难,绝不会成为一代大师.我心目中能代表围棋最高境界的有六人,并不是他们棋力多高,而是他们的棋代表了围棋流派境界的一个致高点,带起了一片潮流,
这里神侃一下:一:吴清源,他代表了围棋均衡流派的始祖.二:大竹英雄:他的宇宙流给围棋注入了全新的理念.三:赵治勋,他将实空至上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四:聂卫平:独到的大局观风靡一时五:李昌镐:本格派的棋风在他那里达到了顶峰六:古力:开创了力战派棋手的全新理念,三步一陷阱,五步一圈套,防不胜防{透露一个小秘密,我被让六个,惨败}.全是些现代棋手哈,古代的不太熟,各书友若有补充,请跟帖,可作为素材.
看到这里,前来看书的朋友可大致对本书有个了解,我承认,前文由于我没设计好入文,让对围棋方圆不知的朋友看来确实有些枯燥,不明所以.
说是修仙吧!偏偏没有神魔打斗,校园吧!却又缺乏几分风情.实在看不下去的朋友,可以选择离开了,对你点开封面贡献的点击,听风这里说声谢谢.还是一句老话,未曾追看本书的,千万别收藏,听风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忠实读者.这一点小小愿望,请你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