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穿秋水,青春无悔

第74章 平凡人生

字体:16+-

沈冰梦走了以后不久,张小霞也像抽疯一样闹着要退学。

我很想不通,像她这样的好成绩,为什么急急的要退学。我问她理由,她怎么都不肯说,只是重复一句话:“我就是不想念书了。”

使劲儿劝她,跟她分析利害关系,她还是不听。

她的妈妈也很无奈,叹着气在我面前说:“拿这孩子一点办法也没有,她不念,谁说都没用。我马上就要走了,外省的单位在催我回去上班,她要退了学和我一起走。”

忽然的,我就好像明白了所有。所谓的不想念书,不过是对母亲的依赖,和对那份迟来安全感的眷顾罢了。

张小霞从小和外婆一起长大,妈妈一直都在外省打工,这一次好不容易回来了,一呆就呆了两三个月。张小霞从小缺乏母爱,好不容易感受到了妈妈在身边的幸福,可妈妈却又要走了。

这种刺激的确不小,相比之下,我是何等幸福。

我找到张小霞问她:“你是因为舍不得妈妈所以才选择退学的吗?”

张小霞愣了一下,没想到我会猜到。后来又补充道:“其实也不是完全是,我只是忽然发现,我在学校找不到我自己,我不是在做我自己,我活的很委屈,很没有自我。”

这个女孩儿,在那么小的时候,就那么清楚的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

她说:“我想要自由,我不想拼命的念书了,现在因为我的努力成绩还能稳住,但我已经坚持不下去了。迟早是要失败的,还不如趁早悬崖勒马。何况我要的生活就是赶紧工作。”

也许有人会觉得她“胸无大志”“鼠目寸光”,可每个人的确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想法。一花一世界,怎么活都是一种境界。幸福的定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张小霞要的幸福很简单,她只希望妈妈陪在身边,可以工作,可以赚钱,远大的理想她从小就没有,很坦然的承认自己不适合做大事,而是适合做平凡人。

现在想来,这的确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她那么小便体会到了,而那时心高气傲的我却很不以为然,甚至有些看不起她。

我对她说:“选择了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你踏出了学校,就几乎没有回来的可能性,你确定你不会后悔吗?”

那天下午天气很冷,夕阳在云雾里若隐若现,我们两个站在阳台上,平静的谈话,张小霞目光极其坚定的告诉我:“决不后悔!”

我淡然一笑,像是在等待看笑话一样等她后悔的一天。那时的我就是不相信,有人会天生甘愿追求平凡,甘愿当最普通的人,我们每个人都那么拼命,那么努力的活着拼搏着,谁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谁不是为了生命精彩,谁不是为了在轰轰烈烈中找到人生真谛。而这里,偏偏就有一个和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真是可笑。

张小霞最终真的走了,和她妈妈一起去了一座陌生的城市。

离开的时候她没有半点留念,班上有几个女生出来送她。其中一个女生和她根本不熟,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出来送她时居然憋着憋着把眼泪硬憋了出来。哭着说:“我好舍不得你,真的好舍不得。记得以后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的。”

我看得有点反胃,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戏,原来这个世界不是像眼睛看到的那么真实,人总是要学会用心看世界。

张小霞走的最后一刻对我说:“这里没有给我一丁点幸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幸福在即将到来的新生活里,所以我不留恋。”

我们淡淡微笑,没有多说什么,在我看来,我们彼此之间的确也没有过多深刻的情义值得彼此留恋。

张小霞的离开,给我的震撼还是很大的。我也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翻来覆去的思考,我幸福吗?我快乐吗?为何我要呆在这个让我那么不幸福的地方,而执迷着不离开?

想到最后才发现,我的梦想是念大学,这里是我的必经之路,哪怕是地狱,也要忍耐着过去。

放月假的时候,我通常要回南城,租的房子我始终不觉得是我的家,一放假就往南城跑。

那天,我正悠闲的在楼上看电视,爸爸忽然在楼下叫我,说带了一个朋友来看我。

我懒懒散散的下楼,看见一个眼神呆滞,乍一看以为是“智障”的女生。

爸爸问我:“青离,你认识她吗?”

女生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我,我摇了摇头,确实没有一丁点印象。

“她也在一中,据说也在17班啊。”爸爸继续说

道。

“你是17班的?”我有些惊讶的看着她,因为我实在是对她一点印象都没有。

她点了点头,也问了我同样的问题:“你也是17班的?”

我点了点头,两人的惊异不是一点两点,因为对彼此都没有什么印象,看来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望了周遭一切的人。

她叫马湘芸,她的爸爸和我的爸爸是同一个单位上班的同事,我们就是因此而认识的。

两个完全不搭调的人,最后却能玩在了一起。

一上午的相处,让我们有一种相见如故的感觉,大人们见我们小孩子这么聊的来,也很开心。

没隔多久,马湘芸的表弟也来了。他的表弟比我们小三岁,刚见面时有些害羞,都不怎么好意思讲话。可后来发现,我们几个都还藏着一颗童心,都喜欢玩“躲猫猫”之类的游戏,然后我们就熟悉了起来。

弟弟夏青莱也过来和我们一起玩,那个时候的弟弟还不爱装酷,跟我们也都能玩到一起。

回学校的时候,我和弟弟先去了马湘芸家,我们几个在楼道里,梯子上,天台上,玩各种游戏,疯的没办法。

若是说高中交的真正的朋友,那么马湘芸和赵袁缘就算最先的两个吧。

我总把赵袁缘当小弟看,他刚开始也把我当姐姐看,可后来发现我玩起来比小孩子还小孩子,便不再把我当姐姐看了。

一个学期的小快乐,大概就是和他们两人在一起时才有,一晃而过的时间,突然发现人在痛苦中,时间也可以过得很快。

初中是“一个班”的初中,而高中是什么呢?给我最初的印象,便是孤独的高中。

学期末的时候,要文理分科了,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文科,不是学不懂理科,只是觉得学理科更累人,并且在文科方面更有天赋。

期末考试我考的极其不好,尤其数学,我猛然的就发现,高中的知识真的比初中难多了,我的小聪明不管用了。这个学期心思一点没在学习上,尽捉摸着其他事,结果什么都没学懂。

高一的蒙昧的确让我伤透脑筋,使劲儿回想也回想不起来,那段年月存在的意义何在。环境改变的巨大痛苦,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让人窒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