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顛覆三國

第4章 低調出場

字體:16+-

第四章 低調出場

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句話:中華民族的曆史就是一部逐鹽而居的曆史。一個個部落、氏

族不斷的遷徙,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鹽。有鹽的地方會很快聚集成都市。曆史上從黃帝開始就為鹽發動了無數次戰爭。這世界上畢竟隻有海鹽、池鹽、礦鹽、鹽土這幾種存在形式,這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的。

一連半個月過去,孟良的腳已經好了。這期間雖然采摘了一些薺菜、蘑菇等野菜,打了一些不知名的鳥,撿了一些鳥蛋外,還在河岸刨了幾個蛇鼠洞,取得了一些糧食,但食物的消耗是驚人的。必須要做一些補充。更重要的還是缺鹽。

孟良知道,如果用葛藤結繩,完全可以爬上這幾十米的峭壁。關鍵對這個身體的來曆一無所知,如果回去,說自己失憶?這並不是個很好的借口,何況還有這麽大一頭耕牛被摔死。印象中記得很多村落都是全村人共有一頭牛,這是全村人農耕畜力的保障。隻能但願這頭耕牛是村裏某個大戶的。

隻能往反方向走,離自己身體的這個家越遠越好。

這天早上是個晴天,孟良拿著一節木棍,插在地上,在木棍的影子上頭用石頭做了個標記,又等了十幾分鍾,在新的影子上也擺了個石塊,將那兩個石塊連成一條線,辨明了東西方向,再劃根垂直的十字,這就是南北方向。目測了一下,山穀的出口正在正南偏西的地方。

背簍裏裝了精挑細選的20餘件瓷器,他知道這可以賣個好價錢。因為至東漢始才在浙江餘姚一帶出現瓷器,那裏的陶器工人認識了高嶺土,按照燒陶器的辦法燒出了瓷器。按照這裏的地形地貌植物推測,這應該是長江以北。如果這是秦漢年間,這樣精致的“陶器”是不會在民間出現的。

背著三十多斤重的背簍,沿著長長的山穀一直往外走,想著馬上要麵對一個完全陌生的社會,盡管有著三十歲的大腦和社會經驗,還一直是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