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這位流芳百世的楷模用他特有的方式像人們傳遞了忠誠與智慧的真正涵義。對於諸葛亮的逝世,我們感到的無盡的遺憾與悲哀,這是時代的悲劇,是蜀國的悲劇,也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忠誠之士,智謀之士的悲劇。
事過千年,我們似乎應該去先解一下,諸葛亮為什麽會在出生的途中突然離去,難道就沒有一點先兆嗎?
答應是有的!
我們曾經說過,蜀國在劉備時期是一個光輝的時期,雖然蜀國一直在三國中的份量是最輕的,實力是最弱的,但這個國家並不缺乏能人異士。
諸葛亮,法正,龐統,馬謖,關羽,張飛,魏延,趙雲,李嚴等等等等,這一係列的能人異士共同撐起了蜀國的一片江山。這也是劉備留給劉禪最好的財富。
但這些人有的在劉備生前已經去世,像關羽,張飛,馬超這樣的猛將,這個是沒辦法的。但有些人仍然一直默默服務於劉禪,但是這些人在諸葛亮大權獨攬後又有什麽樣的結果呢?
趙雲在北伐途中逝世了,關興,張苞在北伐途中逝世了,馬謖也是。而魏延,李嚴這樣的文武全才卻因為內鬥而離開了。這不得不說是諸葛亮用人之誤。
劉備心胸豁達,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一直貫穿於他統治蜀國的時期,但諸葛亮卻做不到。
趙雲,關興,張苞為什麽會死?做為一個武將,雖然就應該征戰殺場。但是長年累月的麵對一個比實力要強若幹倍的敵人,他怎麽會不勞累?這對於武將當然是致使的傷害,諸葛亮豈能不懂?
而諸葛亮執掌大權後,雖然還是按照劉備的意願和路線在管理蜀國內部的眾多路線,盡力在平息蜀國內部的各種利益紛爭,但他做的結果呢?
對於魏延之死,其實諸葛亮是要負很大責任的。當然這種責任不是三國演義所描述的,魏延腦後長反骨,諸葛亮死後秘令將他幹掉。這個肯定不符合常理的。諸葛亮要負的責任便是魏延在與楊儀的矛盾之中沒有很好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