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車篷頂上蓋有大紅綢子的廂車慢騰騰的走在青石鋪成的街道上,拉車的馬不時的搖頭擺尾似乎對現在速度很不滿意。按照本地的習俗,在經過媒人的說合後,女方的母親會帶著女兒前往男方的家裏拜會,這麽做是為了讓女方的母親看看未來女婿本人和家裏的情況,以便決定是否將女兒嫁過去,同時也決定女兒出嫁時嫁妝的多少。如果嫁妝越多就說明男方家的條件不好,而隻帶少量的嫁妝或根本不帶嫁妝就說明女方認可男方的家境。
其實事情到了相親這一步往往隻是走個過場,女方這麽做無非是為了讓即將出嫁的女兒給未來的婆婆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能在早上碰上一輛送女兒相親的車,據說是個好兆頭,一天都會很順利的,所以行人們都微笑著看著這輛相親的馬車。和外麵到處都是祝福的笑容不同,車內的幾位當事人中有兩個此時卻是愁雲滿麵。
“玉兒!”
世襲二等子爵馮誌叫著女兒的閨名說道:“你如果不想去,就回去好了!為父去求求柳夫人,也許有其他的辦法。”
“是啊!”馮誌的夫人也說道:“玉兒,你可要想清楚了!這可是一輩子的事情啊!”
和父母的焦慮與內疚不同,馮家二小姐馮玉如平靜的說道:“難道父親看不出來,那位柳夫人對這門親事是誌在必得嗎?”
馮誌疑惑的問道:“玉兒怎麽會這樣想?”
馮玉如說道:“父親和母親想過沒有?那柳夫人與我家非親非故,為什麽會在十年前救助受人陷害而豁罪入獄的父親呢?不但保住了父親的性命更在六年前讓人保舉父親恢複軍職。”
馮誌說道:“女兒你多慮了,其實當年受牽連的幾十位官員之中,受到柳夫人救助地並非為父一人,還有兩位同僚也是受了柳夫人的恩德得以脫罪。當初受牽連的官員那麽多,柳夫人能救出三人已是很不容易了,如今她雖然是挾恩圖報,但受人一飯之恩必以一餐相報,受人活命之恩必以一命相還,是我們以武傳家之人所奉行的規矩,我們又怎能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