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德大使孫寶琦這這個時代,算是一個有見識的能吏。不過有的東西還是根深蒂固。
相比於後來大學畢業等於失業,這個時代的留學生頭上的光環是強化版。尤其是這些年清政府編練新軍,在外學習軍事的人才更是搶手貨。孫寶琦有望回國後主政一方,對於這些留洋的軍事人才相當看重。
在公使館的客廳裏,方劍雄見到了孫寶琦。一個很標準的清末官員,留著長辮子,蓄須,舉止四平八穩,一股子淡淡的暮氣。孫寶琦對於三位年輕人沒有辮子一事,並不在意。實際上這個時代的留洋生,很多人都公開剪掉了辮子。開明一點的官員,睜一眼閉一眼就過去了。
孫寶琦很熱情,一番噓寒問暖的。方劍雄表現的也很恭敬,這種國內的官員雖然不喜歡,但是回去之後肯定要打交道的。先留個好印象,肯定是一個好事。
獲悉方劍雄放棄了進入柏林軍事大學深造的機會,孫寶琦頗為詫異道:“這個學校很難考,劍雄不惜耽誤前程,恐事出有因吧?”
方劍雄現在一門心思撈錢,沒錢回國啥都幹不成。不過,當著孫寶琦的麵,方劍雄還是很正經的回答:“謝大人關心,劍雄少小離家,已曆六載。半年來家中音信全無,心中不免憂慮,實在是沒有心情留下。再者,此番回國,打算留在父母身前盡孝。前程不前程的,倒不是很在意。”
這個解釋,讓本來就看方劍雄很順眼的孫寶琦更加的順眼了,國人講一個“孝”字不是一天兩天了,千年以來可以說是深入骨髓。不管一個人如何,隻要是個孝子,沒有人不說好的。人才難得,又是一個孝子,孫寶琦的心裏更加的喜好這個年輕人,動了一點歪念頭了。
“如此,倒是讓人可惜了。不如老夫代為懇求柏林陸軍大學保留學籍,待來年再來完成學業如何?”孫寶琦這麽一說,倒是引起了共鳴,蔣方震和張孝淮也跟著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