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在上,朕在下

兀那小娘子

字體:16+-

對於安王叛亂的後續處理可以說是雷厲風行,邵梓孺似乎憋著一股勁,毫不留情的將曾經對安王表示過投誠的人送進了大牢,安王最終還是被定了斬首,隻是日子還未確定。

而其中唯一讓他覺得比較難處理就是兩個人,元司野和裴喬宣,一個雖然有不軌之心,但在此事上還是有功的,如果不是元司野和元司灝之間起了爭執,元司野打算抽走自己的人馬,元司灝大約不會這樣匆忙的起兵。而裴喬宣卻是太後親自開口要留下來的人。裴昭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親自上了一道折子表示,無論怎麽處置裴喬宣他都不會有異議,不知道是真心打算大義滅親還是以退為進。

畢竟是自己的親哥哥,而且最後一刻也幡然悔悟,作為京城府尹,他及時截斷了沈隨的退路,算是沒有浪費裴容卿給他的機會,雖然裴容卿十分懷疑他所謂的幡然悔悟隻是裴昭發現局勢不利的時候臨時對他下的命令。

反正往後這些事都與自己無關,管他是不是依然包藏禍心,想通了這一點,裴容卿十分寬容的免了裴喬宣的牢獄之災,隻是暫時革了他的職讓他賦閑在家,話是這樣說,等風頭過後他也不是沒有江山再起的可能。

至於元司野,就按照邵梓孺提議的,讓他永世不許再進京,封地削掉一半,而且郡王的爵位隻能再傳三代,三代後如果子孫沒有出息,那他們就和普通的百姓沒有兩樣了。

除這二人,其他人均按照律法或抄家或斬首,全部牽連其中的大約有上百人,這還是對他們的家屬法外開恩的結果。

但是這個恩典並未惠及裴夢語,因為這位情深意重的王妃不顧自己兩個月的身孕,要求和安王待在一起,一直到安王赴法場,裴容卿懷疑,如果不是裴夫人苦苦哀求,隻怕這位被不求同日生隻願同日死洗腦的姑娘就要跟著安王殉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