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聃正在給顧卿行禮,乍聽得“放燈台”上一聲鑼響,所有人都往放燈旁看去。
原來是王油子找了一隊京兆府的差吏來,把著放燈台的口,限製所有人都跑上去看熱鬧。京兆府的理由也很充分,人一多,台子塌了,容易傷人。這倒是有理有據,雖然許多放完了燈的人不樂意下來,可是差吏把哨棒一提,還是乖乖下來了。
顧卿見放燈台上人少了一大半,舒了一口長氣。
齊邵老遠的見顧卿和李家三兄弟過來了,連忙拜見,國子監有許多太學生日日在信國公府裏抄書,自然也認識顧卿,就算不認識顧卿的,見到顧卿身邊幾個公府的少爺也就明白了。
一時間,顧卿身邊圍滿了學子,人人都競相與她行禮。顧卿見著這麽多朝氣蓬發的年輕人圍在她的的身邊,而自己卻是阿姨的年紀,老奶奶的外表,一顆蘿莉的心,頓時覺得一麵明媚一麵憂傷,恨不得四十五度仰角流淚才好。
老太太身邊圍了許多學子,身後又跟著那麽多家人,一看就是貴人,有些老百姓就好奇地問那老太太是誰。京兆府一幹差吏認識李銳,便回答那人是信國公府的老太太邱老太君,怕是帶孫子們來看花燈的。
西市來放燈的老百姓,有許多是衝著“祈福”來的。他們之中,有許多在雹災中無家可歸,或失去了所有身外之物。他們燃放孔明燈,是希望老天爺能聽到他們的祈求,讓來年過的好一點,和滿一點。
這些人中不乏得過信國公府救助之人。
他們在初四受災度過的第一個倉惶之夜,就是蓋的公府的被子,穿著公府的冬衣,吃著公府放出來的粥米。
他們都還記得那一件冬衣、一條棉被、一碗熱粥的溫暖。
見這邱老太君就是那行善人家的老太太,有不少人就跑到顧卿的不遠處,衝著顧卿磕頭。
顧卿先開始沒發現有人向她磕頭,她身邊圍了許多學子,各個都比她要高,她的注意力又不在遠處,自然是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