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請求奪情,當然不是奪自己的情。
顧卿還活得好好的呢。
結合前後兩封戰報,再加上如今朝堂上的形勢,楚睿很快就明白了李茂的意思。
奪情所有可用之人。
大楚已經有太久沒有發生大的戰爭了,邊關的小打小鬧都不算什麽大仗、硬仗,甚至連天災都很少發生,百姓連個造反的理由都沒有。
楚睿一直覺得自己即使不算個明君,守成之主也是綽綽有餘的。
誰料到一夜之間,北方幽州失了,最為倚重的老將秦武陽死了,華鵬被困,袁羲不敢重用,就連他覺得最好的用臣子、任著兵部尚書的李茂都要親上前線為他督師。
這時候奪情晉國公,真的合適嗎?
在這個大皇子剛剛被立為太子的時候?
張致和張寧,可以交托信任嗎?
不得不說,楚睿的多疑是讓他遠不及自己父親雄才大略的真正原因。如今大楚的世族並不能如先皇在時一般信任皇帝,也和楚睿不時露出的多疑有關。
世族並不是沒有氣節的,但要看對什麽人。
士為知己者死,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待之,這是所有世族子弟都追求的一種境界。誰也不想被鳥盡弓藏,誰都有私心。這是聲勢
李茂的奏章是現在楚睿唯一的破局之法。京中老臣致仕的致仕,丁憂的丁憂,勳貴沒有他壓著,總是會有些小心思。世族派之間千絲萬縷,幽州幾個大的世族投靠了反賊,總有些人生怕皇帝殺雞儆猴,拿他們開刀,自然心境不穩。
這時候,奪情晉國公才是最正確的做法。國難當頭,兵戈再起,應當放棄派係的成見,先共同抵禦外敵才是。晉國公張諾為官多年,地位高,威勢重,比李茂更能服眾。若是張諾竭力相助,則楚睿不用擔心朝廷生亂的問題。
但楚睿在立太子之事上有些魔怔,總覺得太子一立,世族們都在摩拳擦掌等著把太子推上位去,此時讓身為太子之舅的晉國公張諾回返朝堂,便是讓太子迅速的羽翼豐滿,這違背了他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