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啟航 第一百零四章 開花彈
碎發槍對現在的技術來說並不難,繼承部分宋文明的明都能夠完整的研發出來,更何況處於這個時代巔峰人才的林權呢,又加之劉宇資料支持,弄出來這東西也沒什麽好奇怪的。
燧發槍的基本結構如同打火槍,即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燧發槍的平均口徑大約為13.7毫米。
由於還沒有發明後裝彈式火槍,所以這對當時的彈藥裝填技術做了很高的要求,按以前的裝填方法,裝填彈丸時。
需將彈丸放到膛口,用木榔頭打送彈棍,推槍彈進膛,這是非常費時間的,在戰場上,就意味著浪費生命。
後來,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槍械師創造了一種加快裝填法,使用浸蘸油脂的亞麻布或鹿皮片包著彈丸,裝入膛口,減少了摩擦,不僅加快了裝填速度,而且起到了閉氣作用,精度隨之提高,射程也增加了。
這是西方的還有的就是中國製造,1635年,明代火器研究家畢懋康也製作了燧發槍。它的構造和性能與以前的鳥銃無大差異。
主要是改進了發火裝置。自生火銃的出現,將我國使用了兩百多年的火繩點火法,改進為燧石發火。這是我國火器史上一個大革新。
因為使用火繩點火,有很多缺點,遇到風雨的天氣,火門裏的火藥不是被風吹走,就是被雨打濕,以致不能發射;有時還沒有瞄準好,就過早地誤放了。
畢懋康記載的是撞擊式燧發槍,扣板機龍頭下壓,因彈簧的作用與火石磨擦發火。這樣,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使瞄準較為準確,隨時都可發射。
燧發槍配有火石自動打火裝置,不怕風雨並不須事先火繩點火,發射速度與精確度大為提升。在中國火器史上是一項意義重大的變革,這也隻是比西方晚了幾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