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学校2
除了食堂,学校附近的饭馆一律纯粹的个体经营——一家三口,男掌勺,女吆喝,一个小孩瞎掺和。这三家饭馆都有一个收银的女掌柜,从这你就可以看到女权的日渐膨胀,社会进步的车轮一往之前,爷们儿已经有翻车的危险。更然我感到统一大趋势的是三个女人都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这让石子验证了一个真理——一个成功饭店的背后肯定有一个能飙能侃的女人。
今天下午由于时间紧,石子去了距离学校最近的那家饭店,叫了三张菜馍,一碗粥。粥后来被石子扔了,因为当石子搅拌着那比黄河还要混珠的混合物时,一股馊味扑鼻而来。。。。。
“剩的吧?”石子困惑而且略带天真的向老板娘投去困惑的目光。这时,石子看到了本该不堪的一幕。老板娘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一泻而下,飞流直入稀饭锅。此时此刻,石子又想起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那句话——稀饭就是99%的汗水加 1%的大米!
石子盛的粥一口未动,可石子旁边的一哥们儿与石子形成鲜明对比,衬托的石子无地自容。他那种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石子佩服得俯首称臣、五体投地。他手中的那个勺子正是石子拾起又放下的勺子,是石子那个勺子的时候发现石子得指纹清晰的印在了上面,“蓬荜生灰”也不以至于如此吧!那哥们儿连看都不看就迅速的将其放入碗中,并在碗中轻轻搅拌,,稍后送入口中,亲啊,石子目瞪口呆,你急着赶作业也不至于如此吧,石子理解高考压力大,兄弟,你辛苦了!
第二家石子和兄弟们已经发誓再也不去了。这家女主人是三家中最能侃的,当石子们走到距离他家饭店100米处时,她便踮起脚尖翘首遥望,险化作望夫石、、、、、然后不是的挥舞着手臂呼唤,那情景让我想起了乡亲们热烈刚打完胜仗的八路军同志。
当石子们走近门口时,感觉大不一样,这位老板娘更像是那**楼**院的老板娘,一张嘴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渍水天上来,一发不可收拾、、、一招一式竟和**不相上下,而且门前还立着一位大姐,靠!“我们是顾客,不是嫖客啊!”
石子无法形容那位大姐的容颜,石子只知道石子看到她时,立刻由饥肠辘辘过渡到没有胃口,吃饭的时候就更雷人了,老板在那忙的不亦乐乎,老板娘到坐在石子们旁边盯着正在吃饭的石子们,靠,石子们又不吃你家盘子!看也就算了,还可着劲的嘘寒问暖拉家常,搞得石子们不知道是吃饭还是回应那张喋喋不休。毕竟石子们只有一张嘴啊,哦,不对,是四张,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太多了,这女的简直是《功夫》里包租婆级别的人物。
石子后来再也不去这家饭店倒不是因为老板娘过于热情,甚至从满了**。而是由于在正常情况下,石子们会吃到头发,但是石子们当中一兄弟偏偏享受不了这待遇,连续数次在汤里发现UFO,这兄弟老伤心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吃苍蝇的总是我!为了帮兄弟出气,石子们集体退出这家市场,开始了泡面生涯。少了四位帅哥撑门面的饭馆也日渐凋零,估计连苍蝇也不光顾了吧!不过这又乐坏了小卖部的老板娘,真是有人哭必有人笑的社会。。。。。。
(终于回来啦,这么久没更新,向大家沉重地说声抱歉!就别胜新婚,大家想发泄的就用收藏砸我吧!使劲砸!不要心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