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集团培训
2004年7月,康佳集团《康佳通讯》首期通讯员培训班在深圳开班,我有幸在邀请之列。参加培训的人员有彩电事业部,手机事业部,牡康(牡丹江康佳实业有限公司),陕康(陕西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等集团下属子公司共四十多人。那是我第一次去康佳总部,也是我第一次去深圳。按照级别,我只能坐火车,李总特批我可以坐飞机,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激动地我一夜没有合眼。
那时候去深圳都要办边防证,我的户口在老家甘肃,没时间去办,我就顺便带上退伍证,心想也许这个在边防检查证可能有点用。飞机从武汉天河机场起飞不到两个小时时间就到达了深圳宝安机场。然后坐机场大巴到市区。大巴车到达罗湖边防检查站时停车接受检查,一队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上车逐个检查边防证和身份证,轮到我时,我把武警退伍证递给一名武警中士。那名中士显然是带队值勤的班长,看了我一眼,然后悄悄跟我说了一句:”老班长,以后到深圳记得要带边防证啊!“我回馈一个浅浅的微笑,说了句”谢谢“。现在深圳早已经取消了边防证,那是时代的产物,毕竟深圳是小平同志亲手规划的改革开放的桥头堡,那年代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往深圳钻,居说那时候的深圳遍地是机会,遍地是黄金。
康佳集团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南路华侨城黄金路段,盘踞的土地面积大约有3.7万平方米。雄伟的集团办公大楼前,一排高耸的旗帜正在迎风飘扬,巨大的”KONKA康佳“金属字标志竖立在广场上,异常醒目。那些年是康佳最辉煌的时候,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工业园内部有办公区,厂房区,住宿区,娱乐区,像一个小型的综合城镇,小区内部有路牌指示,车来车往,人流如织,工人们身着统一的康佳工作服,脸上挂满了喜悦的笑容。
我们统一被安排住在集团的招待所,一排苏式砖瓦结构的平房,虽然外表看起来不太光鲜,但里面的布置陈设却一点也不比外面的酒店差。我和其他手机分公司熟悉的同事联系聚在了一起,我扛了一大包武汉的精武鸭脖过来,这是他们点名要我带的,说上次在武汉开会吃过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
紧接着的三天是紧张忙碌的培训学习,集团领导非常重视内部宣传工作,集团常务副总裁,集团工会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欢迎兄弟们回家,并特意强调了此次培训的重要性。特邀深圳晚报的新闻部主任,为我们培训了两天的新闻课程。其实,培训课我倒是没有怎么认真听,毕竟我也是新闻学专业毕业,他讲的那些我都懂。什么五个W,什么金子塔结构等等.....
三天的培训终于熬了过去,真有点渡日如年的感觉。
第四天清晨,两辆大巴车把我们四十多个人拉到了深圳的地标性公园---莲花山。公园主峰建有4000㎡的山顶广场,目前是深圳市内最高的室外广场。小平同志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铜像高6米重7吨,为青铜铸造,塑像的造型为具有动感的小平同志大步向前走路的姿态。站在广场上可以俯瞰整个深圳市区,遥想当年小平同志站在此处,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那种豪迈和气魄,何等的令人神往?
下午我们又去了大梅沙。大梅沙海滨公园位于深圳特区的东部、风光旖旎的大鹏湾畔。这里三面环山,中间开阔平缓,一面临海,1800米的沙滩就镶嵌在这青山碧海之间。大梅沙海滨公园作为深圳市委、市政府在99年度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免费向公众开放。
那也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大海,我们一排人手拉着手站在海水里,任凭一个浪头接一个浪头盖过头顶,才知道大海是何等的浩瀚,人类是何等的渺小。我喜欢大海,站边海边远眺,满眼的海水漫过,才知道所谓的烦恼都是何等渺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前,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踏浪远去。后来,我看过广西防城港的大海,青岛八大关的大海,但都没有像深圳的大海那样给我带来异常强烈的求生欲望,终生难忘也许就是因为第一眼看见的大海,让人记忆深刻,深圳大梅沙海湾那咸咸的海水,依然在嘴巴里面回荡。想想这些年的打工经历,让我感慨万千,回忆起了上中学时每天都在哼唱的一首歌。
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像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永远难忘记。年少的我,喜欢一个人在海边,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总是幻想海洋的尽头有另一个世界,总是以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儿,总是一副弱不禁风孬种的样子。在受人欺负的时候总是听见水手说,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