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宝

舍得之皇帝

字体:16+-

舍得之皇帝

听我母亲说,我出生那一年,大燕国五谷丰收,国泰民安,是我父亲登基以来天下最太平的一年。我的母亲是大燕国的皇后,我既是长子又是嫡子,所以我生下来注定就是太子。我上面有十七个姐姐,在我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出嫁,一年嫁一个,到我二十二岁登基的时候,她们已嫁到比邻的小国很多年了。

每一个姐姐都是哭哭啼啼的出嫁,然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母亲一生只生了我和六皇弟两个孩子,父皇一生,一共生有六个皇子,但是最后活下来的,也只有和我六皇弟两个,所以我毫无异议的登上皇位。

父皇一生荒**无道,他在位的二十年里,独独做过两件好事。其一他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全力支持战败的戎铁军东征,收回了被父皇割让出去的燕云五省;其二便是给我留的密旨。

我二十四岁的时候娶了大燕国第一美女,周宰相的女儿周树燕为贵妃,这是父皇临死前下的圣旨。直到我二十八岁的时候才立了皇后,因为我登基时戎将军的女儿才十一岁,我得等到她十七岁时娶她为后,这也是父皇临死前下的密旨,他说我只有娶了戎将军的女儿,我的皇位才能坐安稳了。

这个,我懂;女人,我娶。我以为我的人生也就这样了,成天对着一群美丽又虚荣的女人和一群墨守成规心思叵测的大臣,安安分分的做我的皇帝。但是我的人生,在我二十八岁那年出现了转折,从此,我才知道,原来做皇帝,也是有回报的。

让我的生活从此染上色彩的,是一个叫戎兰卿的女人。她是我的皇后,她秀美,聪慧,从小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但她同样刚烈,执着,每日辛勤辅佐我却从不嫉妒后宫里其他的女人。她符合了我二十八年来对女人的一切美好幻想,我喜欢她。

但是派出的暗影却告诉我,她爱的是那个手握大燕三分之一兵权的萧逸景,那个早已成家生子年纪与戎将军相仿名动天下的儒将。他们爱得是如此的热烈,萧逸景甚至为她将原本的正室贬为偏房要娶她为正妻。但是戎将军不肯,戎将军明白,萧逸景手握重兵,戎萧两家的结合,只会让上位者寝食难安,只会为戎萧两家带来灭顶之灾。

戎将军是忠君爱国的,他把父皇临死前下的要立戎兰卿为皇后的圣旨牢记心中;戎兰卿是聪慧的,也是孝顺的。所以当凤辇迎门时,她欣然出嫁,从此与戎将军再无往来。

她出嫁的同一天,我将镇守京城的萧逸景调至西北边陲,萧家家众尽数留守京城。父皇曾说过,我最擅长的,是防患于未然,我得防着他。

当时的我,还很无知,以为只要我诚心待皇后,她必不欺我。进宫三月皇后便怀上龙子,我很开心,第一次感觉到为人父的喜悦。皇后似乎也与我举案齐眉琴瑟合鸣,我日日俯在皇后肚子上倾听他的心跳,对他诉说国事艰难,战事紧张,战战兢兢四个多月。就在国家刚刚安定之时,皇后流产了。我还来不及放下手中的捷报,匆匆赶往凤鸾宫,皇后压抑而痛苦的声音断断续续。

一个时辰后,御医们爬在我面前问我保大人还是孩子,我茫然而僵硬。皇后是戎将军唯一的女儿,戎将军唯一的亲人,而戎将军手握大燕过半的兵力。孩子没了,可以再要,皇后没了,戎将军会怎样?

我握紧双拳,哑哑低语:“保住我的妻子!”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咋咋往外报,说是生了个皇子,我整个人松软下来,眼前一片模糊,随手抓起地上跪着的人嘶声问她:“是谁?是谁下的毒手”

是谁害死了我的孩子?

一番误会与解释之后,我欢天喜地的抱着我孩子进了内宫,皇后平躺在龙凤呈祥檀香雕花大**,右手背搭在额头上。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只看到泪珠一串接着一串的滑落鬓角,苍白干涸的嘴唇喃喃无声的说着“对不起”!

我怔怔的站在内室精美刺绣的屏风边,皇后无声的抽泣既远又近,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不真实。

做皇帝的人,都是善忌多疑的!我不知道别人,但是我,却是这样。皇后哭泣的情景时时在我心中回荡,我怎么能忘记,皇后的贴身丫鬟是戎将军亲自带出来的,武功有多高深;我怎么能忘记,皇后有多聪慧,每每吃饭前都要试毒!但是皇后又没有自己给自己下药的动机。

我迷茫了,没有确切的证据,一切疑都问只能藏于心中。

宝儿的出生,成了我和皇后沟通的渠道。这个孩子,是我心中,唯一承认的孩子。他还没出生时,我便趴俯在皇后的肚子上聆听他的心跳,为他每一个动作欢欣不已;他出生后,体质虚弱,畏寒,从不肯离开我或皇后的怀抱,时时昏睡在我怀里。

宝儿一岁以前,就一直昏睡着,吸不了奶水,只能靠我和皇后哺喂着他才能勉强吃下去一点得以保命。御医说这是早产和药物留下的隐患——昏睡,还有更多未知的隐患遗留在他身体里没被发现。

我的别的孩子在这么大的时候都会叫父皇了,可他却还只能依偎在我怀里,靠我的怀抱才能生存下去。

一岁两个月时,宝儿清醒了,却依然不肯离开我身边。我抱着他上朝,抱着他商议政事,抱着他御览奏折。他很乖,我在御书房批阅奏折时他从不吵我,只静静的朝里间的藏书库爬去,从最底层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摊开细细的阅览,有时累了变趴在书上睡一会儿流着长长的口水。我不知道他是否看得懂,但是他每次抽出来的,总是同一本书。

一岁三个月,我给他补办了一个抓周仪式,想看看他会抓什么东西,他却扫开所有的东西趴在那里睡觉。周贵妃上前撩拨他,他狠狠的咬着周贵妃的手指,眯着一双大眼朝我这里瞟,然后扯着嗓子干嚎,我差点没笑出来。

宝儿的身体是虚弱的,两岁时宝儿感染了风寒,而这小小的风寒几乎要了他的命。虽然最后还是有惊无险的救了回来,但也让他元气大伤。整整九个月的调理废于一旦。宝儿又回到了一岁以前那种昏睡状态。我和皇后束手无策,便寄托于江湖术士。戎将军推荐的青衣道长名动天下,是当时道家修为最高的。但是这位修为高深的道长也不能留住宝儿,他说过的那句话我从来都记在心头,他说:找不到孤命人,宝儿活不过十三岁。十三岁?宝儿只有十一年的时间?我派出皇家六十一卫队,全国搜索,却杳无音信。

宝儿学什么都比别人慢,他三岁时,我才看见他颤悠悠的自己扶着墙壁站起来,去掐窗台上那朵皇后当做珍宝般的金边天竺兰,然后插上我的鬓角。

宝儿第一次叫我爹是在我得知被调回玉釜关的萧逸景叛国时,当时我站在高高的龙座前,心情复杂的看着台阶下懵懂无知的宝儿。萧逸景的儿子萧白倔强而坚定的挺立在宝儿身边,太子气定神闲胸有成竹。也许,我是真的不适合做皇帝!

玉釜关被打开后,宁军**接连占领了我十五座城池。北方越国虎视耽耽,戎将军驻守北方边关不得脱身,萧逸景叛国投敌,周邦安骄傲自大。这一仗,只能我亲自挂帅以壮士气。但是我出发后的第二十四天,皇后死了。

接到皇后死讯时我已退兵十六次,丢失十一座城池。国家正在破灭的边缘,皇后的事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后来我时时回想,原来不是皇后不重要了,而是因为我心里已没有皇后的影子了。

我曾问过自己,这一生做过的最骄傲的事是什么?是太子,我微笑。我这一生最骄傲的就是培养了太子,他聪明、隐忍、知人善用、深藏不露,以三天时间带着皇家十三卫队绕过云深天险和萧逸景连手将宁军困在关内绞杀殆尽,将整个国家从崩溃的边缘挽救回来。

但是当我班师回朝时,宝儿已经由曾经的活泼好动转变为宁静贤淑。皇后何其残忍,当面吊死在宝儿面前。我不知道从不肯独自入睡的宝儿是怎么熬过在天龙寺的日子的,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宝儿站在天龙寺门口看见我时那闪亮惊喜的眼眸。

此后的宝儿,沉寂而温婉,乖巧而安静。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但我却无能为力。宝儿刚满六岁的那个春天,他在春日的午后说想要个先生。

我摸摸他长至小腿处的细长发丝,想起早上的镜中丽颜,柔弱而又美丽。阳光照射在脸盆里又折射在宝儿身上,那魅丽的光华细细的拨扰着我的心。我猛然想起,宝儿是个男孩子,他需要一个男孩子的童年,而不是现在这样跟着宫女学着做一个女孩子。

我不顾他的反对,将他送进了太学堂。才上课的第一天,太子就接回了宝儿。第二天的十五月圆,宝儿拉着我的手走在十五明亮的夜色里,幸福而又窃喜的哀求我,希望以后每个月圆都能这么温馨的看月亮。我看着他如明月般洁净的眸子,心中温情四溢。但是走着走着,宝儿便软软的倒了下去,我抱着他瘦小的身体,心中空荡荡的,寂寥而又宽无,一如站在深幽之下的九冥之地。

三个月的肃查一无所获,太医们也查不出宝儿为何昏厥又为何两月不醒。仿佛又回到了宝儿一岁以前,我日日哺喂着宝儿保他性命。两个月后,宝儿突然醒了。我一直知道他不适合深宫,这里有太多他不懂的龌龊于争斗,我以为在我的保护下他定能安然无恙,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恐慌了。一个月后,我将宝儿送到戎将军府,同时拨出皇家七卫队守卫戎府。我知道戎府有戎将军一手调教出来的戎家军中的精英守卫,可我不放心。

后来我第一次动手打宝儿时他问我,为什么要把他送走。我给了他两个冠冕堂皇的答案,但我却骗不了自己的心。从宝儿在我面前倒下去的那一刻我已明了,我对宝儿,再也无法向从前一样。我的心,早已变了,也许是在我教他走路时,也许是在他第一次喊我爹时,也许,是在多年前那个午后,我第一次哺喂他食物他睁开明亮的双眼定定的瞧着我时。

宝儿,我的宝儿,我该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哦呵呵呵呵,评论终于比收藏多啦,我2007年最后的愿望实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