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科學發明

§6輪子的發明

字體:16+-

§6輪子的發明(1/3)

通常輪子被視做人類最古老、最重要的發明,以至我們經常把它和火的使用相提並論。實際上,人類馴服火的曆史超過150萬年,而開始使用輪子隻有區區六千載光陰。

任何簡單而意義深遠的發明都不是憑空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的,必然有什麽現象觸發了靈感。正如古人見到水裏漂著的木頭而想到獨木舟一樣,車輪的發明也可能是受到了一些自然物的啟發。《淮南子》中說我們的祖先“見飛蓬轉而知為車”。“飛蓬”是一種草,其莖高尺許,葉片大,根係入土淺。一有大風,很容易被連根拔起,隨風旋轉。古人可能就是受到這個現象的啟發,發明了車輪和車軸。與魯班受鋸齒草的啟發而發明鋸子的傳說一樣,這種說法很可能也是一個傳說而已。因為輪子在自然界是有原型的。

原始民族曾經普遍地崇拜過天空中的日月。古人一定認為它們擁有最完美的外形——直到古希臘時代,哲學家柏拉圖也還認為球體是最完美的形式。也許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在製作器具時很自然地會模仿太陽和月亮的形狀。當他們偶然發現製成的圓盤狀物體可以在轉動中保持形狀不變時,他們就有興趣進一步發掘它的用途。

輪這種工具原來並不存在於大自然的動物或植物。自然世界內有些動物會滾動,但是沒有動物是在輪子上移動。

據部分學者的研究,最早出現的車輪在公元前5世紀在美索不達米亞已經出現。公元前4世紀時已有兩軸車的圖畫。在東方的中國,車大約在公元前

2000至1000年左右出現。輪的發明大約是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至青銅器時代的早期。換句話說,智慧人種出現後有十多萬年是不懂得使用輪子的。起先,製作一個輪子的通常方法是用些橫板把幾段木料連接起來,再將這樣做成的方形物切割為圓形。在一些缺乏好木料的地方,人們甚至試圖用石料采製造輪子。這些早期的木輪或石輪雖然牢固,但是相當笨重。它們需要很強的拉力,所以軸承很快就磨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