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科學發明

§15無線電報的發明

字體:16+-

§15無線電報的發明(1/3)

無線電技術就是利用無線電波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能傳輸聲音、文字、數據和圖像等。與有線電通信相比,不需要架設傳輸線路,不受通信距離限製,機動性好,建立迅速;但傳輸質量不穩定,信號易受幹擾或易被截獲,保密性差。

人類發明了電報和電話後,信息傳播的速度不知比以往快了多少倍。電報、電話的出現縮短了各大陸、各國家人民之間的距離感。但是,當初的電報、電話都是靠電流在導線內傳輸信號的,這使通信受到很大的局限。譬如,要通信首先要有線路,而架設線路受到客觀條件的限製。高山、大河、海洋均給線路的建造和維護帶來很大的困難。況且,極需要通信聯絡的海上船舶,以及後來發明的飛機,因它們都是會移動的交通工具,所以是無法用有線方式與地麵人們聯絡。19世紀發明的無線電通訊技術,使通信擺脫了依賴導線的方式,是通信技術上的一次飛躍,也是人類科技史上的一個重要成就。

1894年,即赫茲去世的那年,馬可尼剛滿2(本章未完,請翻頁)0歲,他在電氣雜誌上讀到了赫茲的實驗和洛奇的報告。從小就喜歡擺弄線圈、電鈴的他,便一頭鑽進了電磁波的研究中。他想既然赫茲能在幾米外測出電磁波,那麽隻要有足夠靈敏的檢波器,也一定能在更遠的地方測出電磁波。經過多次的失敗,他終於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他在家中的樓上安裝了發射電波的裝置,樓下放置了檢波器,檢波器與電鈴相接。他在樓上一接通電源,樓下的電鈴就響了起來。晚上,當父親看到了這個新奇的裝置,把以前憋在肚子裏的火氣和不滿都拋到九霄雲外,再也不叫他“不切實際的空想家”了。並開始給兒子經濟資助,讓他一心搞實驗。馬可尼初次告捷後,信心增強了。他大量收集資料和文章,不管這些文章的作者是有名氣的還是無名氣的,隻要對他有用,有所啟發的文章,他都耐心閱 讀,仔細分析。他把各家的缺點分析清楚,把各人的長處集合起來,改進自己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