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徐子先瞟了一眼,雪白的汤饼(面条)在沸腾的白色汤锅里翻滚着,散发着羊肉汤特有的香味。
在福州府城没有宵禁,很多人会睡的相当的晚,城中娱乐的地方和方式很多,可能是在相扑铺子里看表演,顺道赌钱,也可以在耍钱的赌场里熬到下半夜才回家,可以是看戏,下棋,玩儿博戏,投壶,也可以看杂耍,看赛马,马球,或是看蹴鞠,花式很多,很多玩艺都是半夜还在营业,甚至酒楼妓院是通宵达旦!
玩累了就到澡堂子泡个澡,这个时候除了中产以上的家庭,在家洗澡可是一种奢望,也是不分南方北方,泡澡堂子才是主流。
往热腾腾的池子里一坐,浑身舒爽,一天的疲劳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澡资不过几文钱,所以不仅男子去,妇人们也是隔几天就带着孩子去一次澡堂,自己在家洗实在太麻烦,福州的房价也贵,一般人家就是一道院门,三间北屋两间偏厢,这就是很不错的住宅,很多平民家庭就是沿街的两三间房,住着一家人,实在腾挪不开,甚至是没有起火烧水的地方。
好在商业发达,生活委实方便,晚上澡堂子,早晨可以去汤饼店打热水,亦不过是一文钱就办的小事,打的整桶热水,足够一家人舒舒服服的涮牙洗面,体体面面的出门。
徐子先旁观着这一切,也是感悟着这一切。
不管百姓负担怎么重,民间如何困苦,能生活在府城的人毕竟还是富足一些,从这些府城百姓身上也能看的出来,几十年前大魏民间负担不重时,百姓都是怎样生活,这种生活对后世的人来说当然不算什么,可是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几十年前富足,平安的生活,真是一种天赐。
不……徐子先轻轻摇头,不是天赐,所有的一切,都是百姓们自己创造出来,只要上头有合格的统治者便可以,就如现在的情形,从武宗到成宗,再到崇德帝,大魏的光景是一年不如一年……
怀着略微沉重的心思,徐子先等人终于抵达了南安侯府门前。
别院那里已经是大变样了,由于财力还算充裕,人手更足,小妹和秀娘带着人翻新内宅,连后花园都重新整饰过,看起来欣欣向荣,外宅翻修了,到处补了破损的地方,换了新砖新瓦,木门木柱窗子房梁都重新上漆,并且换了一些新的家俱,看起来已经和那些日子好过的侯府别院没太大差别了。
至于外头的兵营更是傅谦带着刘九四等人修筑的堂皇建筑,所费不菲,更显示了徐子先的身份与权威。
整个南安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个月前徐子先兄妹在南安镇还是个笑话,现在却已经是附近好几个大镇的主心骨,当家人,侯府世子徐子先的声望已经被推到极高,甚至小妹偶尔出门时,也是深刻的感觉到了镇上商民百姓的态度大有转变。
而此时此刻,兄妹二人站在侯府大门前时,还是看到了萧条破败。
“阿兄。”小妹转过脸来道:“如果不是太缺钱的话,还是拿钱出来把侯府翻修一下吧?”
“暂时还是要等等……”徐子先苦笑着道:“进来的钱多,出去的也多啊。”
现在一个月能收一万五千贯,而且把很多官户和隐户的力役时间都用了一半。徐子先又讲规矩,不会延长役期,如果下一步还用工的话就得花钱雇工,开销必定会猛增。
一年不到二十万贯的收入,要练一千五百步兵,等买了马回来,再练一百骑兵,按徐子先的设想是要比朝廷禁军更加精锐,投入的金钱绝对是海量。
到明年时,合格的团练兵,正项开支是每月伙食费超过五千贯,一百多匹马得三千贯马料钱,光是战马和武府的吃喝就得八千贯一个月,还不论饷钱。
如果走精兵路子,一个武卒每月放一贯五百钱,这是明面的军饷发放,和厢军相同。但徐子先打算用各种名目发下补贴,每兵一个月最少五贯以上,这才能作养出忠心足够,能力也足够的精兵。
舍不得钱,不投入重金,得到的始终还是半吊子的玩意,这是徐子先的个人结论,不一定全对,比如有的时候砸钱也未必能砸出精兵,但徐子先可以确定,不砸钱就必定出不了精兵。
“待坊机运回来……”徐子先屈指算道:“还得购入大量棉花,然后给庄上的妇人们拿去纺布,这事成了,每月又多收数千贯,待还了欠债,拨出几千贯来修理一下便是。”
“阿兄记得就好,”小妹脸上满是欣慰,眼神深处也有一抹骄傲,一些怅然。
“父亲会为我们骄傲的。”徐子先看的出来小妹的心思,眼前的一切再好,父亲和母亲也是看不到了。
小妹点点头,不复多语。
兄妹二人一起从侧门而入,几个留守的牙将一起前来迎接。
府中杂役倒是比以前多很多,李仪多派了十几人到侯府正宅来执役,虽然有不少地方破败,但最少都是打扫的干净整洁。
祭祀用具和物品也是准备好了,兄妹二人到各自住所换了素袍,一起到供奉先祖的侯府家庙去。
家庙平时不开,今日破例打开,下一次打开就是除夕时最隆重的年尾祭祖时了。
南安侯府子嗣单薄,俱是一脉单传,小妹并未出嫁,所以也能进入家庙,参与祭祀。
在一群牙将和执事们的簇拥下,徐子先将相对简单的仪式走完,最后持爵祭酒,上香祝祷。兄妹二人没理祖父祖母的神位和画像,只是站在父亲和母亲的画像和神主牌前。
徐子先站在徐应宾的画像下,脑海里有些混乱,甚至有些紧张。
他还算不算是徐应宾的儿子?从身份地位,世人认可的一切,当然还有这具身体,身上所流淌的鲜血,从这些来说当然算。
从情感来说,三位一体的记忆相当的复杂混乱,使得徐子先在苏醒之初性格和情绪都混乱了相当长的时间。
现在终于融合到一起,徐子先原本以为自己就是后世的大学生徐子先,但慢慢的他发觉,郁郁不得志的徐子先,纨绔少年的徐子先,各方面的回忆,思维习惯,做事的章法套路,也并不纯然是来自后世的人所能为之。
既然分不清,就不要分。
还有没收藏的朋友吗?
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
徐子先轻轻叹息一声,将三柱香插在徐应宾画像前的香炉里,轻声道:“父亲请放心,今生今世,我不仅要恢复侯府家业,还要使南安侯更上层楼……”
小妹可能在不远处听到了,眼中禁不住流下泪水来。
“走了,去昌文侯府赴雅集……”
“你有什么文章了么?”小妹仰脸问,眼中尚有泪光。
“还得把诗文做好了才能去吃酒?”徐子先笑道:“以我们和昌文侯府的交谊,混一顿酒饭,未必陈侯能把我们赶出来?”
“这倒也是。”小妹破泣而笑,接着看向徐子先道:“我看阿兄你祭祖之后,似乎又和刚刚有些不同。”
“女孩子家心太细不好!”徐子先不理小妹,故意在小妹梳的齐整的双丫髻上使劲揉了几下,把小妮子气的跳脚。
徐子先确实是放了一些东西在家庙里头,是对身份的迷茫,还有一些惭愧,惶恐。这一些负面的情绪一直留在心里,直到刚刚祭祀结束,才算真正彻底放下去。
不管怎样,他现在就是南安侯世子徐子先,他的努力和成就,未来的光彩,都与家庙里的那几位有光,用这个身份,只要但向前行,多有成就,那也就是他们的光彩。相信徐应宾九泉之下,也理应释然。
兄妹二人略作休整,徐子先换了三品武官袍服,与小妹一起到昌文侯府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