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第125章

字体:16+-

第125章

看着眼前发妻,鬓发已白,跟着自己十来年一直熬苦,现在总算苦尽甘来。这时傅谦也隐约明白,越是这样能跟着自己吃苦的发妻,见事反而明白。回想自己这几个月春风得意,家境越好,手里越是宽松,已经考虑在镇上买个大宅,纳两房妾,想想真是不当人子。

这两件事,不妨都缓缓在说,现在世子如锥而出,不顺眼和不服气的人还是很多,凡事谨慎小心为好,不是讲享乐的时候。

这么一想,果然想到徐子先自己亦尚不求享受,每天忙于公务,内宅都较少回去。

就算回内宅,也常召刘九四和张家兄弟等大匠入内,商谈事情,或是把牙将少年中的佼佼者,分批召入,摆上几张方桌,几道随意的小菜,一起用饭或是只摆些清茶水果,聊天谈事,少年牙将们无不以这种待遇为荣。

旁人不知道,徐子先对这些少年寄望很深,谈天的时候,古往今来的各种故事,还有为人处事,带兵打仗的一些最基本的道理,徐子先都是化繁为简,一一对这些少年娓娓道来,时间久了,这样自然能作养出优秀的部下出来。

这一番苦心,明白的人不多,傅谦算是隐隐明白的一位。

想到世子的所行所为,再想想自己,确实也是有些内愧于心。

“但这等事,随着钱财日多,处处有钱经手,不知道陈大眼他们又能经过几番诱惑?”

……

“回扣之事,原本在所难免。”听了傅谦的汇报,又看着一百贯的钱庄兑票,徐子先倒还沉的住气,在场的李仪和孔和两人,俱是气的满脸通红。

孔和更是最为生气的一个,他为人耿介清廉,除了自己的俸禄之外,从来不肯占公家半文钱的便宜,是以当初在侯官县衙很受排挤。

世道人心就是这样,人家拿了,你不拿,自然会受人怀疑,并且大加排挤。

“杨英明这厮可恶之至。”孔和怒道:“他给傅牧之一百贯,自己最少落一千贯,而咱们最少亏一万贯,这是显然当然的事。”

“也是大有可能。”李仪摇头道:“杨英明身为牙将节头,先侯爷保他当了正九品武官,如果争气一些,何尝不是一个管用的人才?”

对这样的人也以人才相称,在座的人都不出声,显然是不赞同的意思。

孔和气乎乎的道:“然则买矟,刀,斧的这笔开销,还有和何家谈妥的条件,又如何呢?”

“这件事,好办的很。”徐子先道:“一则要验看兵器,合格为第一。二来,价格方面,不要叫杨英明继续去谈,换一人去,那么此前谈好的肯定不能作数,重新再来过便是。”

“这算釜底抽薪?”李仪赞道:“世子果然大才。”

“就傅牧之你去。”徐子先道:“谈价,验看,你和陈道坚两人一起搭伴,给陈道坚多一些历练的机会。”

“好的,”傅谦起身抱拳,说道:“我一定将这一件事谈好。”

众人奉迎,徐子先自己倒是没有任何自得自满。

他反而是在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有些事情理应先考虑清楚,不管是用人,还是设立制度,先就得建立一个靠的住的制度,然后在不同的位置选用不同的人。

拿眼前这事来说,原本就不该交给杨英明去办,这件事算是一个小小的教训。

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

傅谦出门后派了个人到别院正堂的偏厢去找陈道坚。

各人不随徐子先出门办事的时候,就多半在各自的岗位上做事,陈道坚负责的是团练和侯府的公文书写,下发,记录,归档,侯府各官庄的财赋收入,人丁分配,这些事也是陈道竖和孔和两人负责。

侯府加上团练,几千庄户和近两千的团练和牙将,各种大小事情都要记录归档,比如团练武卒的籍贯,身状,家庭人口情况等等,徐子先也就是通过这些档案来处理团练内部的事情,包括替有后顾之忧的武卒家属修养济院,也是从这里得出的结论。

另外每个人的训练情形,隔几天一次汇总,每个月俱有详细记录。

陈道坚过来的时候,手上还有明显的墨迹。

“牢之。”傅谦短短几句把前因后果说了,然后道:“现在有空去看汀州运过来的兵器么?”

“上有命,不敢辞。”陈道坚长身玉立,脸上永远是波澜不惊的表情,他随意的道:“等回来之后,再继续做手头的事好了。”

“硬笔写字,还习惯吗?”

陈道坚此前是正经的儒门弟子,秀才身份,一笔馆阁体的毛笔字写的相当出采,字迹饱满圆润,字如其人。

现在公文写作,徐子先觉得有人用毛笔,有人用硬笔,规范不一,而且会彼此影响到速度,所以前一阵下了一个札子,令侯府并团练所有吏员,一律用硬笔书写公文。

陈道坚道:“倒是还好,有几个老夫子不太习惯,嚷嚷了几天也就好了。”

傅谦笑道:“太祖年间就说硬笔好,结果二百多年,还是有硬笔和毛笔之争……谁不知道毛笔写字好看,可倒是和硬笔比快啊。”

陈道坚不出声,他对此事的态度和傅谦不同,不过,同僚之间没有必要因为这点小事争执,并且,到底是世子下的命令,陈道坚只能遵从。

两人到门口时,见高时来带着一队少年牙将已经持着长矟或按着障刀在门前等着,傅谦知道是徐子先的安排,当下向高时来点了点头,这个少年哨官还了一个军礼,众多少年牙将都很喜欢傅谦,各人都向他微笑着点头致意。

这是傅谦喜欢设计营造,林九四等人都是傅谦带着,军营和明堂,还有校场,都是傅谦带人修造,所以在武卒和牙将群体里,傅谦人缘很好。

何家送来的武器样品都摆放在镇上一个大院子里,是何家一个管事临时租用的。

武器都用油布包裹着,兵器上也抹了油,包管的很好。

傅谦看了两包,斧子都是长柄巨斧,大约十五斤左右的重量,斧身闪闪发光,刃口开过了,打磨的很锋利。

十几个少年牙将按着刀或是举着矟站在院落里,他们用好奇的眼光盯着这些长柄巨斧。

“这是世子的想法。”傅谦对陈道坚道:“破阵之时以巨斧居中,以力士持斧破敌阵,当者辟易。”

“就怕斧子太重。”高时来在不远处说道:“没几人能砍劈几下。”

十来斤重说起来是不重,但挥劈格档,力气小了肯定不行,而且可不是劈砍两下就完事了,一场激战下来,挥砍几十下上百次也很有可能。

且砍在人身,砍甲斫骨,力气小了可是真的不行。

“你们还小。”傅谦回头对高时来几个笑道:“武卒里有不少三十左右的壮汉子,应该能用着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