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第218章

字体:16+-

第218章

符宝郎已经取了白虎旗至,这是一面硕大的军旗,是太祖鼎定天下时的天子用旗,当初与极盛时的北虏交战,最大规模的野狐岭一役,魏军五十万对北虏三十万人,其中北虏十五万人,分为十五个万人队,还有十五万人左右的汉人世侯归附军,两军血战多时,野狐岭在几十年后还是有累累白骨,一到夜间就是鬼火处处,令途人不敢在夜间经过当年的旧战场。当时的北虏异常强大,已经灭契丹与西夏,而魏军也是刚统一汉地,方与北虏争锋。

两军交战时,矛戈如林,箭落如雨,魏军以步阵为主,北虏则步骑参半,归附汉军步战,北虏自身则全以骑兵应战。

战场上一个个步阵与骑阵交错,箭矢和飞刀,骨朵,短矛互相投掷,魏军最强的八牛弩时不时的射穿敌阵,使北虏的骑兵无法运作自如。

但北虏当时兵锋甚强,其重骑兵人马皆甲,持长柄斧,铁矛,铁棒,狼牙棒,骨朵等兵器,在战场上冲入魏军步阵,杀伤甚多。

关键之时,是大魏太祖亲手挚白虎旗,率三万精骑从侧翼冲入敌汉军阵中,破其汉军军阵,汉军阵列崩溃之后,北虏骑兵被步兵冲击混乱,乃至大败。

野狐岭一役,北虏军二十万人葬身战场,剩下的残余骑兵被大魏太祖一路追着打,北虏一直撤到捕鱼儿海之北的苦寒之地,熬过魏初的二十余年之后才又逐渐南下放牧,虽然其后二百多年还是大魏的边患,但其实也就是边患,在北虏冒起之初,有一统天下之志,如果不是遇着了初兴的大魏太祖,以勃发之势迎击当时的北虏,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的乱子来。

而白虎旗则彻底成了一桩传奇,这面军旗也就成了大魏皇帝的标志,大旗一至,如朕亲临。

徐子威手挚大旗,威风凛凛,宫城外传来大股军队集结的声响,将士们的甲叶在半夜的宫城外哗哗作响,徐子威面容沉静,步出宫门之后并不回顾,听着宫门关闭时的响动声,内心对李谷的评价又高了一些。

使赵王劝诱徐子诚,蒲寿高亲至燕京,试探韩钟,再劝刘知远,这一整套计划皆是李谷所出。

当日闽江上观看战事之后,李谷回赵王府后就断言在福州无力对付徐子先,不管是有齐王等人的支持,还有昌文侯府为其后盾,在官场上徐子先也已经毫无破绽。

林斗耀和韩炳中被徐子先弄的灰头土脸,势必会有一人被罢职,赵王的盟友等若要断一臂,感觉上会更加吃力。

而从武力来说,李谷断言,赵王府明面上的三百牙将,还有暗中布置拉拢的驻福州的禁军和厢军,只要不是出动主力五个军的禁军去南安,想在武力上压过南安侯府,打跨徐子先,最少在福州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唯一的机会,也是徐子先近期唯一的破绽,便是上京一行。

果然,李谷的策划,赵王的努力,终于在今晚见得分晓。

徐子威现在唯一的不满,就是金吾卫和羽林郎们整队太慢了。

羽林郎是天子近卫,出战时全身皆披铁甲,铁盔,明光铠,护颈,护胫,铁网靴,铁手套,一应俱全。

这便是传闻中的步人甲,一甲七十斤,便是勋贵后人,披不起这身铁甲的,也是当不起这个羽林郎。

天子在每年都会择期大阅,到时候几百羽林郎全部披步人甲持矟带刀,侍立在天子左右近前,以防不测。

这就是所谓的“带御器械”,也是天子最信重,最倚仗的近卫。

披不得步人甲,谈何近卫?

只是现在披甲,却是导致羽林郎们行动不便,站立疲累,春寒之夜,已经有不少羽林郎开始流汗。

坐立休息便起不得身,需得人拉拽才得站立。

而金吾卫的卫尉石遇吉已经在韩钟府邸之外,现在带队的几个将官是副厢都指挥,都统制一流,金吾卫也多半是勋贵后人,或是世家出身的老油条,上官们也不好过于喝斥,已经出来一刻钟时间,连队伍也没有排好。

第一百七十五章 府外

徐子威面沉如水,却也知道此辈不宜喝斥,否则就算现在凛然听令,事后徐子威的风评会一落千丈,得花好大功夫去弥补,反正两千多人的禁卫加上白虎旗一至,天大的事也能解决,至于刘知远的安危,徐子威也不是太担心,南安侯府才一百五十人,要是把王直的部下加上,凑个五六百人攻打大参府邸,怕是还有机会,现在分王直去韩钟府邸,徐子先只带一百五十多人去杀刘知远,这岂不是痴人说梦?

刘知远府中的那些元随牙将,难道都是泥雕木作?

徐子威唤过自家牙将,吩咐道:“快马至大参府邸,离远了喊话,禁卫将持白虎旗至,叫大参府邸务必多撑半个时辰。”

“是,小人即刻就去。”

“话传到了立刻来回报,”徐子威笑了笑,从容道:“注意看看徐子先那边的情形,我怕他看到事机不对,提前跑了。”

“是,小人会见机行事。”

这个牙将是从福州带过来,对南安侯府与赵王府的冲突是心知肚明,当然是知道徐子威最想做的是什么。

救刘知远都在其次,最要紧的是把徐子先给解决掉。

不仅是解决掉储位之争的大麻烦,也是把福建路的钉子给拔附掉。

除掉徐子先,齐王的布局心血完全浪掷,郑里奇杨世伟等人会再考虑是不是要依附赵王,而昌文侯府可以安抚,陈文珺既然还没有嫁,不妨再嫁给徐子文。

以昌文侯府的现实考虑,陈敬笃把女儿嫁给徐子文的可能性也是极大。

大魏又不提倡妇人守节,仁宗皇帝的皇后是个寡妇,武宗的皇后,嫔妃,有不少是改嫁的,皇后干脆是离婚的妇人,皇帝也不在意。

夫君尚在,妇人再嫁,居然还能当皇后,当然会有一些腐儒嘀咕,但嘀咕就嘀咕,武宗的皇后所生的嫡子一样当了皇帝,就是文宗。

也就是说徐子威和徐子先等人,都是再嫁妇人的后裔。

怎么可能会介意陈文珺未过门的婚约?

只要杀掉徐子先,整个福建路还是会回到正轨,逐渐为赵王父子所掌握。

福建的泉州,漳州,福州,三州的赋税抵得上云南和贵州两路,人丁,工商,对外贸易,都是极为繁盛。

掌握福建路一地,等于掌握了大魏五分之一强的赋税来源,岂能说不要紧?

大魏二十三路地方,一路占五分之一的赋税,赵王府多么重视对福建路的经营,也不为过。

这也是赵王聪明的地方,当年封藩出外,以天子生父的身份,去江陵又如何?但江陵好几家亲王,几十家国公,国侯过百,这样的地方宗室势力和地方官绅的势力都是极强,赵王是天子生父又如何?就算是天子,宗室和文武官员地方豪强,硬顶天子的事情又少了?

还是福建路好,地方富裕而政治圈子较为简单,事实上如果不是冒起个徐子先,打乱了赵王在福州的布局,怕是与昌文侯府的亲事一成,文武军政加上财赋,已经逐渐落入赵王彻底的掌握之中。

“也不算太晚……”看着还是乱糟糟的郎卫队伍,徐子威不无得意的想。

只要大事能成,徐子威不介意再多等一会儿,也就是半个时辰。

……

“时间差不多了?”徐子先扫了一眼北边和东西两侧,远方的宫城当然看不到,不过可想而知宫中今晚肯定也不会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