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第242章

字体:16+-

第242章

“银球倒还是真有。”在座的都算是知交好友,也是姚平忠看的上眼的人物才有资格列席,所以人数不多,和那些混杂的举人群体相比,飞燕楼三楼这里,算是个小的精英团体。

人数不多,也都是瞧的上眼的人物,姚平忠也是兴致勃勃的道:“不过惟理兄瞎说八道,千把斤的银球,再有几百个,天子怕也没有我家富……怎么可能?几十个倒是真的有。”

这已经很吓人了!

不过在场的人,除了徐子先家里除了少数金子外,几乎空空荡荡,其余各家也差不多都各有家底,众人都是微微一笑,并不是太放在心上。

第一盏酒终于上来,那些看碟也就是瞧着好看,众人随意取用些,可是没打算用冷碟来下酒。

“花炊鹌鹑,荔枝白腰子,”店家朗声而语,似乎是在吟唱般的道:“众位贵客请慢用。”

徐子先倒是很欣赏大魏的酒宴习俗,每人面前一小几,每轮一盏酒,随客人自用。菜是一样的菜,用小碟端上来,也是分餐,干净卫生,还挺有格调。

“来,诸君请满饮。”姚平忠身为主人,大咧咧的道:“十五盏酒过后,但望咱们都是仕途中人。”

众人轰然叫好,一起饮了头盏酒,也算是借姚平忠的吉言。

就算是徐子先现在的身份地位,因为是徐应宾在世时最盼他能中进士,对这一盏酒,也是心甘情愿的喝了下去。

徐行伟,魏翼,姚平忠,还有种纪,张虎臣,刘益等人都在座,高时来和田恒等人,俱是在二楼摆席,徐子先放下酒盏时,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眼前这些俱是大魏青年中的豪杰,算不是那些穷酸措大能比。

从对宗室和家族子弟的教育来说,大魏还算是颇有活力的王朝,算不得真正的末世。

人心向魏,这不是说说的。

就以徐子先内心最深的打算来说,不要说姚平忠和种纪,就算是徐行伟,魏翼等人,也未必认可,赞同。

一个庞大强盛的汉家帝国,居然倒在了只有三十万丁,百万人口的小邦异族的铁骑之下,说来真是令人痛彻心扉。

这是出了什么毛病,不要说盛唐秦汉,就算是战国时期,有东胡这样的敌人,燕国一国也剿平了。

国家越大,财富越盛,天子的掌控力越强,对天下财富的聚敛效应就越强,军队越来越多,官僚体系也越来越强大,从先秦时的几个官职,到唐的三省六部和大量的地方官员佐吏,天子的权力越大,官僚人数越多,似乎事情就办的越坏。

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

“第二盏,奶。房签,三脆羹。”

“第三盏,羊舌签,萌芽肚眩。”

佐酒的菜俱是爽口的肉食,是极佳的下酒菜,酒也是绵软的黄酒,这个时代,哪怕是武夫,也很少有人喜欢喝烈性的烧酒,下口太辣,不太合贵人们的心意。

只有刘益那样的老酒鬼,喜欢喝那种烧喉咙的烧酒,可能酒性烈,容易醉的原故吧。

徐子先慢慢品酒,酒性软而醇厚,还加了糖,这叫他有些不习惯,毕竟穿越前要么是喝葡萄酒,要么是啤酒白酒,这种加糖的黄酒,喝起来感觉怪怪的。

羊舌签是炙烤出来的羊舌,配上一些佐菜,用签子圈起来,切改刀切成不同的形状,这种签菜在大魏一出现就风靡一时,据说现在在日本很流行,倭人喜欢用签子卷起海苔和米饭,名为寿司,反过来又在福建一带有所流行,毕竟美食无国界,只要好吃,就会有人效仿。

“第四盏,炖鸭掌签,鹌子羹。”

“第五盏,肚仁烩,鸳鸯炸锅。”

众人边谈边说,都是穿着简单的箭袍,由于是跪坐饮酒,各人都是穿着崭新的长筒白袜,想必临来之前还洗了脚,否则在酒宴上闻到浓烈的脚臭,可是会令人食难下咽。

酒过数盏,又多是青年人,众人俱是放浪形骸,开始大呼小叫的劝酒。

起兴之后,姚平忠跳起脚来,令人取了剑来,当众舞了一段剑舞。

徐子先也瞩目看着,这可不是后世的舞蹈演员演的那种软绵绵的舞蹈,将门高手,哪怕是表演性质,也是剑招绵密,不露丝毫破绽,待种纪也起来,两个青年男子对舞,彼此剑招相接,也能看的出明显的风格不同。

种纪是绵密周全,如江河奔流,永远断绝之时。

姚平忠却是大开大阖,舞动之时也有杀机显露。

众人鼓掌相合,徐行伟开心之际,对徐子先小声道:“还是这般武夫聚会,更合我的胃口,当初在福州,徐子先的雅集为第一,其实我老大的不耐烦。”

徐子先哑然失笑,对徐行伟道:“子张兄受苦了……待我回福建,也办个雅集,但只谈论兵法,剑术,弓箭,每期要根据朝廷邸抄,做一策论,子张兄参加否?”

“舞刀弄枪愚兄喜欢的很,每期一策论,有些挠头。”

“要有所感而发,无所感就交白卷好了。处罚就是一桌上等席面,无伤大雅。”

徐子先倒是真的在此事上有所打算了,通过种纪和姚平忠的表现,叫徐子先感觉到了将门世家子的潜力。

福建路和邻近的两浙路,荆南和荆北,还有两广,也各有一些将门世家在。

不一定都如西北世家那般出色,但只要把雅集的名头弄起来,肯定也会有相当出色的人才前来。

徐子文的雅集,专门有人从江陵赶过来参加,为的就是能参加天下有数的顶尖的雅集,用来扬名立万。

如果能办起与之相当,或是犹有胜出的聚会,对人才的收罗招致,会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我当然要参加。”徐行伟看看在一旁的魏翼,说道:“燕客也参加。”

“子张兄太专断了。”魏翼表示不满道。

“你还说?”徐行伟似笑非笑的道:“难道你不要讨好明达?”

魏翼和小妹的婚事,只要进士名单一下来,回福州就能定下来。

两家都愿意,两个当事人也愿意,当然是天作之合。

就是魏翼的功名不下来,这桩婚事就有那么一点不般配。

若是去年的徐子先,这门婚事还算门当户对,以现在的徐子先的权势地位,想来也是魏家高攀,一个进士抵的过家世,要是连进士也没有,那就相差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