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第290章

字体:16+-

第290章

徐子先点点头,今次的事并不是方少群的建言,是徐子先和李仪,孔和等人商量之后的结果,事实证明效果很好,方少群这种自视很高的人,对其内心有些冲击也是难免之事。

这时已经有几十人涌进来,徐子先见他们都登记画押领了钱,这时才吩咐道:“今天只准走五十人,剩下的四百人分多日走完,不可一下子全涌出去。”

“是,君侯。”不远处陈道坚答应着,陈佐才走了出去,吩咐人把民壮送上来的肉食和粮食一起煮了,给这些厢军打打牙祭,不一会时间,整个军寨里飘来浓郁的肉香,里许外哨楼里的厢军都闻到了,传来了着急的叫骂声……这是急着叫人过去换岗。

当然无人理会,倒是徐子先提着一笼肉馒头,慢慢向西北方向的哨楼走过去。

天已经和暖了,哪怕是深山里的白天也相当暖和,太阳升高之后,光线之下露水蒸发,整个岐山都象是被洗练过一样,翠绿如洗,令人感觉眼前有清新感,便是呼吸都顺畅了许多。

往哨楼去只有崎岖的山道,不少碎石和灌木阻路,徐子先颇有耐性,这里他来过多次,也曾经攀爬过那个高高的哨楼。

幼时少年时想爬上去可是费了老大的力气,现在站在哨楼下才知道,当时以为比天还高的建筑,其实也就十来米高,徐子先攀上去,只用了几息功夫。

哨楼建在山麓之上,但隔着几百米远就有更高的峰头,其余的山峦层层叠叠,犹如一幅用笔太密的山水画。

厢军哨兵接了吃食,却用好奇的眼光看着徐子先,这当然是一个贵人,不过他又不认得,哪管那么许多,放开腮帮子大嚼,哪怕是死了也得当个饱死鬼不是……

徐子先没空管别人,他的目光一直在盯着重峦叠嶂之下的岐州港。

和情报里说的一样,混乱的民居房舍,海滩上的长围木栅和被保护的港口,十几条明显的大型战舰停泊着,还有几十艘小船,有一些小船在海上捕鱼,可能海盗也喜欢吃鲜鱼吧,毕竟在这一片海域没有渔船出没,肯定养成了不小规模的鱼群。

靠近山脚的地方立着一些大型的木制哨楼,和这边山麓上的哨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徐子先不敢保证,自己在眺望过去的同时,那边是不是也在眺望着自己?

山麓向下,没有道路,有陡峭的山岩和较为平缓的山坡,林木以樟树,柞树,榕树为主,在徐子先眼前不远处,半坡上有一颗硕大的榕树,大约可以十几人环抱才抱的过来,这般大榕树在南国其实并不少见,很多聚族而居的村落,几百年未被兵火骚扰的,村头有一颗几百年规模大小的榕树,在福建实在是相当正常的事。

深山之中,大木其实也不多。

福建炼铁业发达,造船业也发达,虽然由于南国山多木地多,不似河东路和秦凤路那样,开发的太厉害,整个陕北晋北没有青山,全是光秃秃的,水土流失相当厉害。福建这里气候温润,绿色植被好歹是保留了下来。

但大木头都是被砍伐的差不多了,闽铁是以木炭铸造锻打闻名,所以不似煤炭炼铁那么杂质多,不那么脆和易折。

但如果情况再这么继续下去,炼铁业会影响到造船业,接下来自己也会陷入窘迫的境地。

徐子先的目光掠过那些高大的树木,放眼看去到处是一片青碧,黄色和灰黑色的地表显露出来的很少,也有一些浅红色的岩石区,徐子先估计这里有少量的铁矿储藏,开挖不易,高炉也不容易建立,最要紧的是战区,所以这么多年来没有人打扰这里的安宁和平静,保护了这一片地方的环境,陈于泰看来也不是一无是处。

“君侯下一步打算如何?”方少群攀上来,也跟着看了一会地形,良久之后,才问徐子先下一步的打算。

“在这里呆一阵子,观察敌情,然后陆续淘汰这里的厢军,更换军卒将士,武官则明面上奏调过来,想我过来打陈于泰,不给我换人权怎么打?”徐子先笑一笑,接着道:“巡视中寨和下寨,那里的人也要换掉一半甚至全换掉……练兵超过一个月的团练,就比这些厢军要管用的多!”

徐子先的语气里充满厌恶的感觉,方少群耸一耸肩膀,并没有替厢军说话的打算,事实上厢军已经沦为一支杂鱼部队,是驻守,工程,治安多方面负责的兵种,待遇低,事情多,并不是能力越高责任才越大,厢军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能力低,薪水低,责任多,事情多。

这样的军队当然没有太大的存在价值,在徐子先看来,于其这么养百万无用的厢军,不如淘汰裁撤一半,提高成禁军相当水平的训练和装备待遇,这样反而会提升魏军的作战能力和防守能力。

当然这样的话传扬开去只会得罪人,被人视为偏激……以徐子先现在的地位身份,提起这些话不会被斥为小儿辈胡思乱想,但偏激,浅薄,冲动等大帽子还是会毫不犹豫的盖在他的头上。

“走了。”徐子先在那个狼吞虎咽的哨兵肩膀上重重一拍,说道:“不要光顾着吃,小心岐山盗摸上来。”

“不可能!”哨兵咧嘴一笑,露出一嘴黄牙笑道:“我们绝不会去摸他们,他们也绝不会来摸我们,打上一次岐州之战后,我们两边就是这么着!”

徐子先眼眸深处露出冷芒,盯着这个厢军看了一眼,却是什么话也没有说,与方少群先后下了哨楼。

第二百三十五 训斥

三月中旬之后,连续下了几天雨,然后就是持续的晴天。

至下旬,各州府的油菜花普遍开花,开始有不少农人收割榨油。

福建从魏初大开发,成为东南名郡,也是最早引入占城稻的一路,农业上以种稻为主,但桑麻业也相当发达,从魏初到崇德年间,兴修的水利设施达一千多处,不仅有湖田,梯田,坡田,还有围垦田,不仅工商贸易仅次于江南,就算是农业,也是远在两广荆湖之上,纯粹的粮田,荆湖为多,但综合来看,福建也是仅次于以江陵为核心的江南。

据时人记录,闽诸郡皆产茶子,桐子,菜子,兴化,福清产落花生及各豆,故诸郡皆广设油厂,榨茶子为茶油,麻子为麻油,菜子为菜油,各豆为豆油,以上皆可食,菜油为上,豆油为下,夏季以菜油为兼以为烛,可经日晒……

在上寨呆了十余天后,再经过辛苦的跋涉,徐子先自上寨折返岐州,在途中连派部属至中寨和下寨,督促厢军将士出操苦练,同时从明面上奏请淘汰老弱不堪用者,这也是新主官的常例,福州那边和各方都不会有所怀疑。

徐子先人未至,中寨和下寨被折腾了人仰马翻,十余天时间裁撤了三四百人左右,这个数字对两寨来说已经很多,对徐子先来说,则是远远不足。

李星五和董瑞祥终于赶过来请见,这阵子两人被折腾的不轻,两个刺头终于明白,他们拿架子不肯来见,徐子先倒是未必着急见他们。

在此之前,他们是感觉自己要给齐王殿下面子,对徐子先先给个下马威,然后加以照顾。

现在他们才明白过来,原来齐王此前打的招呼,是叫徐子先给他们留一些脸面,不要把事情弄的太过份。

原来这位二十出头还没有成亲的南安侯,老练狠辣,手腕强硬,并且最要紧的就是并不是空头光杆司令,也不是那些牙将环绕,做事鲁莽的宗室纨绔子弟。

徐子先有人,有幕僚,有武官班底,还有充实的声望和钱粮。

虽然声望上最近有些受损,但只是局限于少数阶层和少数人,质疑和反对徐子先的声音,一直未有在大规模的地方流传,也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

徐子先从三月下旬后一直驻在岐州,在两个都指挥求见之后,终于决定到中寨来。

中寨比草草而成的上寨就强的多了,大片的营寨区和此起彼伏高矮不平的哨楼,箭楼,外围的壕沟加上拒马鹿角,加上大片的尖木组成的木栅区域,再加上一千余人的驻军,和里许外的岐州城组成了一个互相支援和照应的犄角。

岐州有一个城守营,不归防御使指挥,也并没有算在上中下三寨之内,这是知岐州军州事的知州手里的底牌,在这种随时可能被海盗攻击的地方,知州虽然是文官亦要掌兵,加上一些衙役,帮闲,吕问贤能指挥防御的人也在千人左右,驻守二里多长的城墙也是够用了。

加上不远处的中寨,扼守的往大片的田野和平民区的道路,下寨则是守备港口,厢军人数更多,力量也最强,毕竟从下寨港口渡江而过就是福州,不到三里就是福州城墙,地方太近,对福州的威胁也大,所以驻军人数也是最多。

中寨防御森严,但对徐子先来说就什么也不是。

厢军疏于训练,再深的壕沟也挡不住一意进袭的敌人。

守备相当宽疏,甚至有不少收割油菜的农夫,直接走在栅栏边上,和巡哨的厢军在随意说笑着。

巡守的厢军也斜倚在木栅栏上,破损的长矟随意搭放着,一脸轻松惬意的样子。

徐子先没有直接说军务,他骑在马上,李星五和董瑞祥等人抱拳行军礼时,徐子先倒是郑重还了一礼,不管怎样,徐子先不会轻忽大魏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