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第571章

字体:16+-

第571章

“相公,”杨师度进屋后一揖手,便立刻道:“局面有多糟糕?”

“糟糕?”韩钟一直在垂头看信,几缕白发垂到信上,他都没有发觉。

四周有几个侍女已经高举明烛照亮,她们的衣着都很单薄,毕竟是夏天,姣好的躯体若隐若现,但也并没有人注意,一群男子只是把目光专注到韩钟手里的急递文书上。

韩钟终于将脸抬起来,杨师度在内的所有人发觉这位向来威仪深重宰相神色间居然满是迷茫。

韩钟对任何事都保持镇定,哪怕是诛灭刘知远的那一晚,韩钟也是始终谈笑自若,并无慌乱。任何事情,都似乎逃不过韩钟的法眼,难逃他的洞鉴。

这不奇怪,韩钟从小官做起,从地方到中枢,再从中枢到地方,一直到为相国,可谓经历颇丰,不管是中枢还是地方,或是异族的动向,韩钟都了若指掌。

这是大魏帝国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说是在个个精英的官僚集团中再拼杀出来,成为代表人物,没有真材实学,怎么可能坐的稳这个位置?

而这位权相,在此时此刻,两眼居然呈现茫然之色,他拿着急递,呆若木鸡,半响都没有言语。

“相公?”

“恩相?”

“相国?”

众人等了一会儿,韩钟还是在呆滞的状态之下,几个幕僚只得小声的提醒起来。

韩钟一下子惊醒了似的,苦笑着抖了抖手中的急递,说道:“我不知道是林斗耀喝多了,还是老夫眼花了,又或是老夫得了风疾……你们拿去看看罢。”

说着韩钟将手中急递转给众人,杨师度第一个接过来,展开一看,顿时也是呆滞了起来。

其余诸人传阅一遍之后,反应也都是类似。

半响过后,一个幕僚终于说道:“不可能,这绝不可能,学生万难相信!”

另一个幕僚也相当激动的道:“学生是明州人,海盗之害相当清楚,若是说福建路击退海盗,学生尚可相信,又或说步卒在地面上打败了海盗,亦有可能。说是陆上阵斩两万多首级,海上还毁了海盗大量舰船,学生不敢信,绝不可能!”

阵斩两万多海盗,俘虏几十艘战舰,海战获胜,吕宋二盗率残部逃窜……怎么看,都象是天方人的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玄妙不经,完全的胡编乱造。

杨师度这时已经冷静下来,说道:“急递文告经兵部送政事堂,这等大事,林斗耀怎么敢胡闹?况且还有安抚使司的印信,两位副使都有签名和用印,假是肯定不会假的。”

韩钟沉吟道:“会不会假冒军功,以博封赏?”

杨师度摇头道:“若是假冒军功,何必吹这么大的牛皮?说阵斩两千人,海盗无功而返,这已经是大军功,朝廷北伐之时,林斗耀俨然国家东南柱石,赵王也有大功,调度厢军得力。现在你们看看这急递公文,赵王压根不见踪影,前前后后都是东藩岛上的南安侯府在打仗,别人都看热闹,林斗耀努力遮掩,想替自己涂脂抹粉,明眼人还是看的出来,这一次的大军功,南安侯当属第一。林斗耀,最多说是布置得当,使海盗在泉,漳,福诸州府无隙可乘,无奈之下攻击东藩,被南安侯所败。”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韩钟也是想明白了,他这样的政治人物,手中的急递看一遍也大致理解了,只是要幕僚帮着理顺一下,就便确定其中的意思,当下韩钟道:“林斗耀这一次算是无功无过,先替我拟私信给他,要他和东藩的南安侯府不要急什么争执,有一些东西,该放就放罢。”

林斗耀与赵王,南安侯三方势力的争斗,身为两府执政第一人的宰相,韩钟当然对此心知肚明,事实上他也给了林斗耀不少的资源,以助其成事。

“相公是要放弃福建路了?”

“谈不上放弃。”韩钟自嘲道:“我扶持的人,能用的反而不多。比如李国瑞,岳峙,是刘知远线上的人,现在我不得不倚重他们去,放我的人去,我反而更不放心了。林斗耀,是跟了我十来年的老人,但看起来能力着实不成,他在福州,当条守门狗罢了,叫他凡事配合,将来和南安侯留点香火情,不给我抹黑,添乱,这就足够了。”

众人都是醒悟过来,原本相公和徐子先就有合力铲除刘知远的合作在前,合作过后,双方互不相欠,后来徐子先回福州,韩钟对林斗耀继续扶持,好在并没有和南安侯撕破脸皮。

现在既然还有旧日情面在,事情反而好办的多,林斗耀收缩力量,专心在福州盯着赵王,对徐子先则是万事合作,这样反而更容易些。

“就这么算了?”明州幕僚心有不甘的道:“相国在东南也是布局多年……”

“还打算怎样?”韩钟笑着瞟了这个幕僚一眼,说道:“你以为南安侯是何等人?”

杨师度抢着道:“汉之朱虚侯那样的英才,不,比朱虚侯更知进退,更能隐忍,更能趁时而动。一时有机会,便会更暴烈,果决,这是宗室里最顶尖的人物。”

“说的很是。”韩钟道:“若在此前,老夫还可以帮着天子压一压他,毕竟宗室里出个大人物对我们这一类人并不是好事。比如林斗耀早前和故齐王,赵王争权,我们都要帮一手。哪怕他不是我的夹袋里的私人,两府也是帮文官士绅,不愿偏帮宗室。但现在是什么局面?海盗过来,我们居然无计可施,传扬开来,天下哗然,天子的脸没处摆,老夫这个执国十来年的宰相,脸又往何处放去?况且北伐才是最要紧的大事,福建路,交给南安侯去坐镇吧。”

第四百二十二章 议功

“而且……”韩钟沉吟道:“我看徐子先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人,多半他会继续经营好自己的东藩岛,会募兵,募工,移民,这些事叫林斗耀配合他,福建路原本就人太多,移几十万,百来万到东藩,也是件好事。”

“相公的意思在下明白了。”杨师度道:“学生对南安侯也佩服的很,这封信由学生来拟,另外学生想以相公的名义给南安侯写封私信,叙旧一番,对这一次的大功劳,也稍加致意。”

“理所应该。”韩钟笑道:“老夫又没有处心积虑防着他,害怕他来夺了老夫的相位。”

众多幕僚相视而笑,徐子先在宗室内的名声越响亮,天子的忌惮和畏惧就会越深,毕竟大魏的天子之位又不是可以私相授受的器物,一帝逝,一帝立,若有皇子,当然宗室内外俱无话可说,若无皇子,则是在宗室内择贤而立,当然这贤也是在近支宗室中挑选。

祖宗法度,可是没有说一定要在天子的兄弟中再择一个子侄立为嗣君,从名声,能力,还有血脉来说,徐子先很显然更具资格。

“今晚天子怕是睡不着了。”杨师度曾经亲眼见过徐子先在京师的表现,对东藩的战绩,惊叹之余也是深信不疑,当夜的那个南安侯,可以做这件事,也完全能做到急报里的事。

“我们也不好再睡了。”韩钟示意婢女过来服侍洗浴更衣,他对众幕僚道:“各位也去洗漱一番,然后我们坐定了议事,等老夫到政事堂,天子肯定到内东门小殿传见,我不能毫无准备去见天子。”

“相国的意思是议功?”

“是的。”韩钟道:“消息明天就传遍京师,北伐大战在即,这是好事,老夫也会令人在京师九门张榜布告,并且宣谕天下。对了,那个颜奇的首级,用六百里加急传令过去,传到京师来,悬首示众。那个海边的京观,叫人绘图,和颜奇的首级一并悬挂。除了京师,云州,山海关,延州,甘州,各要紧军州,轮流传递。”

“是,”杨师度答应一声,不过紧跟着笑道:“不过学生以为可以等两天……估计急递过来的时候,大都督府,福州府,泉州府,提刑使司,巡按使司,都会有公文上禀,同时也会把缴获的海盗军旗,还有颜奇的首级一并送过来,不必咱们用急递催促。”

“这说的也是了。”韩钟由使女梳着自己花白的头发,感慨道:“老夫现在要么过于粗疏,要么是不必要的细致,今日天下,当看年轻人的了。”

“相公这是在感慨徐子先的武功?”杨师度笑道:“老实说,学生也真是感觉震撼!”

“一战斩首两万多级……”韩钟眯着眼端坐着,杨师度头一回感觉到,眼前这位权倾天下的相国是真的老了,脸上皱纹深刻,两眼有些茫然。

众人无可再说,待韩钟收拾完毕,各人一并出内宅到相府外宅坐定议事,有侍女仆役端上点心茶水和热毛巾,各人用热毛巾擦脸,喝浓茶,一时都是精神大振。

“林斗耀,大都督府,并各军州都无甚功劳,不需议什么,林斗耀身为安抚使司正使,一点儿表示没有也难看。”韩钟先开口道:“给他的勋,阶各加一级,以酬其功,足够了。”

众人都无异议,林斗耀是最高主官,并无直接功劳,只加勋,阶一级,说的过去了。

赵王,杨世伟,郑里奇等人,俱是在堂札中夸赞一番,给点面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