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游戏

第92章 092:四部合声

字体:16+-

第92章 092 四部合声

从黄老教授家出来,依然烈阳高照,左苑馨自然而然地将遮阳伞挡在他的头上。

沈念长叹一声:“以后我们常来看看老教授吧。”

左苑馨明显感到惊讶,因为她听出了这句话中沈念的那种意味,并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接近黄教授,而是单纯的想要去关心别人。

她有些欣慰,像是找到了一个臭味相投的人一般。

她还注意到了他语气中的别样的意味。

如:我们。

那就是说,下次来的,不是你单独或者我单独来看望老教授,而是我们一起。

于是她笑着点了点头,欣喜地回复了一声:“嗯。”

沈念问左苑馨:“老教授家里面是不是有一个儿子儿媳?或者亲近点的人?”

左苑馨说:“老教授膝下有一子一女,老伴几年前去世了,儿子在华夏研究院做研究员也就是科学家,女儿在某国有化工厂做化工师,两人都想着调回来照看老教授,老教授听说他们要回来气得吃不下饭,面也不和他们见,对着他们一通大骂。”

沈念不解:“为什么来孝顺她她还发脾气?”

左苑馨说:“她对儿子说她活得好好的,不需要照顾,还说她们应该回到国家需要他们的位置上去。”

左苑馨说着便有些哽咽了。

沈念也鼻子一酸,泪花开始在眼眶中闪动起来。

老教授这哪是不需要人照顾,她甘愿自己承受寂寞与孤独,也不愿儿子女儿停止发光发热,这是大爱。

沈念也越发觉得自己应该多去看望一下她。

自己这点小伎俩,想赚钱的小心思,现在显得多么可笑且自卑。

一路无话,两人在教学楼钱分别,沈念直奔音乐楼。

下午第一节是钢琴课,第二节是合唱课。

想不到星期一星期二全天满课,这几乎和大一并无区别。

还好有庞晓晓学姐,大三的课虽然也还有一些,但都是分布得稀稀拉拉,甚至有时候一天一节课,好像就是为了栓住学生天天在学校一般。

钢琴课是小课,班上的全体男生一组,女生分两组(这就是男少女多),沈念的钢琴技术他自己知道,甚至自己室友都知道,老师教的沈念差不多都能弹,但终究还是得来课上。

教他们钢琴的老师叫张禹,是一个不苟言笑的教授,教课很严格,要是被他点到三次没到,你这学期钢琴就别想过了,求情也没用。

张禹教授是音乐学院的副院长,妻子就是视唱练耳老师吴丽,这是公开的。吴丽温和亲人,张禹不苟言笑,两人一正一负,夫唱妇随,倒也相配。

沈念更加不敢逃张禹教授的课了,昨天视唱练耳课他这样做,如果吴丽老师心眼小一点,告诉自己的老公,沈念定然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显然这是多心的。

张禹教授看了看位置上人坐满了,没有点名便开始上课。

同样,先练习基础手法,然后复习上学期学的东西,他便开始弹《钢琴基础3》上的曲子,用投影仪放大在黑板上,他一边弹一边示范,便教授其中的指法以及要点。

沈念现在的钢琴能考级到满级,对付一些小小的指弹完全觉得是小儿科。

但他有在认真的听讲。

张禹教授讲完之后,便让学生自由练习。

学生们带上耳机,开始练习刚刚的曲子。

既然是一对多,所以用的全是电子琴,插上耳机,互不相扰。

沈念看了看老师在前面发呆,于是带上耳机翻开书,练习后面的难的曲子。

前面的曲子对于他来说都太简单了,所以练习没有练习的必要。

整本书他都能弹奏,所以他快速的码琴键,不一会儿便将整本书的曲子都弹完了(一本钢基最多二十来首曲子)。

带着耳机不觉得别人能听到自己的琴声,但作为音乐类教授,耳朵极度尖锐,他能从稀稀拉拉的砸键盘声音中找到那道迅速而熟悉的砸键声音。

他寻声望去,便看到了坐在不起眼角落的沈念。

他记不得这这个班有什么特别厉害的钢琴专业的学生,但他看到沈念的时候,便想起了去年钢琴考试的时候的事情。

他悄悄从别处漫不经心地绕到沈念的身后,这时候沈念还沉浸在自我的疯狂练习之中,全然忘记了看老师,以为张教授还在讲台上发呆。

张禹教授走到沈念身后,他很好奇这学生是不是在乱弹琴,这样的事情在他的课堂上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是学生就得好好练琴。

当他看到沈念不光没有练习自己刚刚布置的作业,还练习到了中间课本的曲子,他看着这个狂妄自大的学生,便向对着他的后脑勺一巴掌下去。

但他觉得奇怪,因为这些曲子他都是闭着眼睛能弹奏的,所以他看沈念的手法和落指的节奏,并没有出错。

只是前面的曲子也许都还没学会,就直接跳到了后边,基础都还没打好,就想着练习难的,这种事情他是不会让其发生的。

他想要叫他一下,又怕学生因为太认真被吓到,于是他拔掉了耳机线,顿时弹奏的声音便从电子琴的音箱里面传出来了。

沈念还是吓了一跳,忙扯掉耳机,看向身后,发现老师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自己的身后。

“前面的会弹了?就在这瞎练。”

众人听到外音都转头看向声音来处,接着便发现沈念被抓住的一幕。

沈念愕然,心想老师何时悄无声息地来到自己身后的,自己竟然忘记一边弹一边看老师了,都怪自己弹得太入迷了。

“我会弹了。”

沈念最后只能从口中说出这句话来,但这时真话,刚刚老师交代的曲子,确实很简单。

“噢。”

张禹教授扶了扶眼镜,然后靠在了旁边的电子琴上,“那里弹弹看看。”

“好。”

张禹教授明显没有料到对方会说自己能弹了,但也不打断,就看自己的学生到底能搞出什么名堂。

沈念饭开书,然后看了一遍那曲子,又合上了书。

张禹教授看他这动作,便知道对方应该是不会,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准备说说学生,让他好好打好基础这些话,接下来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沈念合上书后,便正襟危坐,准备开始弹奏。

刚刚的合书并不是说他不会弹,而是没有看的必要。

这让张禹教授有些意外,他倒是想看看这学生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沈念弹奏没有一丝缝隙,每个节奏每个小节都在学习的时候印刻在了脑海中,加上手指上的肌肉记忆,他甚至眼睛都是闭着的。

曲罢,张禹教授扶着下把,觉得他弹的并没有错,甚至说很完美。

“暑假去练过了吧?”

张禹教授皱眉问,“不然怎么能这么熟练?”

“暑假练过,这本书被我当暑假作业弹完了。”沈念说完抖了抖手中的钢基书。他没有说自己暑假的改变,为了少引得老师的怀疑。

“嗯,不错。”

张禹教授思忖了一会儿,还是肯定了学生一句,然后补充道:“但是得先打好基础,不得急功近利,懂吗?”

沈念心想他和他的老婆吴丽简直就是一个口气说话,没有一点改变。

但口上还是应道:“好的老师。”

确实也是,每个学生都课后疯狂练习书上的东西,自然老师也就没有教的必要了。

不过张禹教授没有让他弹后边的,这倒很意外。

以后沈念便上课能用来练习别的钢琴曲了。

张禹教授想到了沈念就是上学期期末的时候完整弹完考试曲目的学生,一直惊讶于这个学生怎么从那时候开始便变得不一样了,他其实心里很欣慰,在他心中,天才也就是这样觉醒的。

第二节课是合唱课,合唱老师是个年轻的教教师,平时上课很轻松。

沈念对于合唱倒是没有提升这项技能,所以他很认真的听讲。

来到教室,按照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自然坐到相应的位置。

这是大一的时候第一堂课合唱老师安排的。

老师站在阶梯教室,一个一个点名,然后让学生挨个开口,以最高音为限,他心里有个标准,到哪个音之上为高声部,哪个音之下为低声部,然后分为四块,坐到相应的位置上。

这便是四个声部的由来,并不是由学生觉得自己能唱高音,于是跑去了高音部。

沈念寝室就陈启泉一人到了高声部,他能唱到嗨G音,简直就是个声乐小怪物。

不过男低音部倒是能打打酱油,因为女生很凸显,而女低音却比男低音高,那两个男女高音声部加上女低声部,自然掩盖了南低声部的声音。

男低音声部就是起到了加重低音的声部,充当贝斯的效果。

但也常常是因为最低音,所以便没有出彩的可能。

沈念和冯毅魏志刚坐到了男低音声部,翻开了厚厚的《指挥与合唱》,按照老师的要求找到了这节课需要唱的曲子。

合唱课并不是一节课一首歌,因为合唱需要各个声部唱会自己的声部,然后将四个声部合起来唱出的效果,这才是合唱。

沈念大一一个学期,也就学了七八首合唱而已。

合唱老师先播放了一遍合唱的音频,让学生们自己听自己声部何时进,何时强何时弱,何时唱出自己声部独有的特点。

音频听完,然后老师便让同学们开始各自练习自己的声部,练习一节课。

练习自己的声部并不是真是练习,而是熟悉,比如先得唱会谱子,熟悉段落以及反复等等。

年轻的合唱老师便坐在了凳子上,开始喝茶,喝一口,又将茶叶吐进杯中,惬意无比。

教室里面闹哄哄,并不是说话的声音,教室里面闹哄哄的事情在音乐学院很是常见,如果要是都不发声,那便不是音乐学院了。

当然这也是音乐学院并不是和那些教学楼挨在一起的原因之一,任何大学,你会发现,音乐楼挨着的便是琴房,两栋楼独树一帜,其他的楼都离得远远的。

毕竟这两栋楼就像是两个蜂窝,整日都能听到各种声音。

大家各自唱了一遍自己的声部之后,便会有各自的声部合在一起的迹象,这没有预告,也不会各个声部相互知会,低声部自然接在了高音部的位置,然后合在一起,一唱一和,各自明白。

当然这只是同学们为了更快的练习,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组织,所以也有各个声部坐挨得近的几个人开始合自己的。

大家这都只是唱谱,跟着书本上的简谱直接念出来就行,所以大家一节课之后,几乎都能合在一起了。

沈念快速地唱完简谱,那些数字现在对于沈念来说很是简单,别人还在认谱的时候,沈念已经唱完了一遍。

当他第二遍熟悉的时候,刚好大伙的声音也唱完了。

开头的部分是女低音,她们唱完,便是女高音附点起唱,接着男高音,男低音跟在男高音的声部下,但是音量不能超过男高音。

不过这合唱谱上已经将这些分好了,男低音必须是压着嗓子唱低音,显得很低沉。

沈念跟着小声的唱起来,不知不觉,便听到了下课的铃声。

第二节小课是由老师来检测,他让一个声部一个声部唱自己部分的简谱,既然这是合唱,自然就有会唱的,也有不会唱打酱油的,也有那种唱不准节奏的,所以唱得算得上勉强能听到一些音调。

接着便是老师不停地纠正,学生不停地现场一句一句合,于是,这一小节课便也这样结束。

下次便直接开始合唱简谱,然后再纠正。

如此循环,一学期的十八节课中,学上个四五首也就算神速了。

当然,这是主科,而且大三的时候还能作为选修的学习,学习的当然是指挥而不再是合唱。

这也是老师在潜移默化地教学生如何在社会上去教人如何组建合唱团,如何表现各个声部,也算是给了学生一个谋生的手段。

下课后,沈念一行人刚刚出了音乐楼,便看到一道俏丽的身影跑过来站在他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