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過年的規矩
接下來的幾天,每天吃過早飯,迪迪就鬧著去大街上找人玩。姥姥和媽媽紡棉花,昊昊跟著姥爺去放羊,悠悠隻好認命的領著他去。
盡管是寒冬季節,街道上的人依然很多,人們吃完飯都聚集在大街上,說話拉呱看熱鬧。
老人出來的比較晚,大概得上午十點多,太陽高照了才出來。自己帶個小馬紮,坐在街道的向陽背風處曬暖。
大人大多是站著,湊在一起拉呱看熱鬧。婦女和男人分開堆,不過也離的不遠。各自說著感興趣的話題,有事需要交流了,聲音大點就能聽到。
孩子們也是分開玩,男孩子女孩子分開,大的小的分開。不過,孩子們的活動場所不固定,跑來跑去,到處都是他們的打鬧聲。吵的他們的親娘老子都煩,“一邊玩去,亂的話都說不成。”
在悠悠看來,這個年代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她偷著用微型的攝像機,把看到的一切都記錄了下來,也從中了解了這個年代的風俗習慣。
除了本村人,就是外村走親戚串朋友的人了。這個年代的人非常注重過年走親戚,大人孩子穿著幹淨體麵的衣服,挎著一個元寶形狀的“饃籃子”。
“饃籃子”是用去皮的簸萁柳編的,一邊的上蓋是開口的,裏麵盛著二十四個白麵膜,預示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在開口的那邊放上一封或兩封果子,外麵用條新手巾蓋上。
過年看走親戚的,幾乎成了莊戶人家的一種娛樂。其實主要是看人家的饃籃子,這裏麵的講究多了去啦。
人們看挎饃籃子的,首先注意的是饃籃子是往哪邊偏沉。向裏(沒開口的那邊)偏,說明這家人實在,裝的饃籃子到底了,裏麵的元寶尖裏都塞滿了饃。向外偏證明這家人藏奸,饅頭隻裝滿了籃子的下麵和外麵,裏麵的元寶尖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