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伐山破廟,我道將興
姬樂意氣風發,在短短時間內就已經規劃夏國未來的發展藍圖。
楊柯?內部小矛盾。
南宇山?不過疥癬之疾。
早在倉頡搬出太平教的前例後,姬樂馬上明白自己在這個世界最大的敵人是誰。
那些高居天空之上的傲慢存在,這才是姬樂的真正大敵。
可倉頡為人持重,不欲輕易冒險。見姬樂這小年輕銳意進取,不由大皺眉頭,思索勸諫之策:“他是國靈,又一心為諸夏謀劃,熱忱之心不能打擊。需要委婉勸諫,暫時打消這個念頭。”
青年看看姬樂,再看看史皇氏,心中有了定計。
“咳咳……”青年咳嗽幾聲:“雖然我不知道兩位說的仙道,跟我們那時期的羽化登仙有什麽不同。但我覺得,改革夏國體係,的確是我們著手壓製夏國內部矛盾的關鍵。史皇大人,下午我們在城中遊曆,夏國內部的幾個派係,您忘了嗎?”
姬樂明白青年的意思,順勢請教起來:“老爺子見多識廣,關於夏國內部的各種分歧,不知有何指教?”
倉頡默然,見青年和姬樂在這件事的立場一致,也隻好順著二人說:“東漢崇尚讖緯之學,先民來到這個神明縱橫的時代,更給予相應的土壤讓其逐步壯大。如今夏國內部最大的兩派,當是王權和巫覡的爭鬥。”
這種事情,在黃帝時代也出現過。巫教崇拜,是華夏早年一個不可或缺的階段。而王權和神權的鬥爭,更是曠日持久。上古時代,先王本身便被視作巫道的魁首。三皇五帝,莫不是巫道至尊。夏商周三代,巫道祭祀從未斷絕。哪怕到後來,也是“天子代天掌國”,獲取祭祀昊天的大義。
巫,本身就是華夏文明的體現。是從蒙昧走向開明時,諸夏民族所經曆的一個大時代。
巫的影響力傳至後世道家、儒家、墨家、陰陽家等學派。在諸子百家學說中,依稀看到巫道的影子。而巫覡這個行業,更在隋唐之時都沒徹底滅絕,甚至現代的某些地方,還能看到殘留的民俗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