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搜羅人才1
就在雅尼克準備舒舒服服的睡覺的時候,大洋彼岸的美利堅新一天的陽光照耀著這片希望之地上。
如果從天上往下看,哈德遜河對岸的紐瓦克區就像長了塊難看的苔蘚,星羅棋布的“火柴盒”擠成一堆,連綿數十公裏。經濟危機以來,大量紐約人因破產無法還貸而被銀行收走房子,加之曼哈頓和長島都是出名的物價高昂富人區,所以最後隻能搬來這裏,依靠鐵皮屋和帳篷成為新的城市“拾荒者”。
大人隻要有空閑就會去對岸碰碰運氣,孩子們輟學再加幫助收集一切可以賣錢的垃圾和金屬補貼家用,女人們去郊外采摘野果和菌塊。這就是現在的美國,失去夢想、未來和色彩的美國,大家茫然、失措、每天都為填飽肚子而麻木的生存著。
紐約流行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裏衝!”(Mellon??pulled??the??whistle,??Hoover??rang??the??bell,??Wall??Street??gave??the??signal??and??the??country??went??to??hell)隨著股票巿場的崩潰,美國經濟隨即全麵陷入毀滅性的災難之中,可怕的連鎖反應很快發生:瘋狂擠兌、銀行倒閉、工廠關門、工人失業、貧困來臨、有組織的抵抗、內戰邊緣。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毀“過剩”的產品,用小麥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使這條河變成“銀河”。城巿中的無家可歸者用木板、舊鐵皮、油布甚至牛皮紙搭起了簡陋的棲身之所,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稱為“胡佛村”。流浪漢的要飯袋被叫做“胡佛袋”,由於無力購買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動的汽車叫做“胡佛車”,甚至露宿街頭長椅上的流浪漢上蓋著的報紙也被叫做“胡佛毯”。而街頭上的蘋果小販則成了大蕭條時期最為人熟知的象征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經營流動水果攤討生活的人中,有許多從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