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的大逆不道

第27章 上党骨(十二)

字体:16+-

到了晚上,甯阶给自己与宓沈结了一个结界,潜在桃园转角处,看着认真描摹石碑的杜承。

为什么王沂明明听到今晚要暗探杜承却没有来。

这个问题很简单,修为不够。

论灵力,王沂不会输给杜承,但论忍耐王沂必输无疑。

王沂自己也知道,再加上他已经瞧出甯阶十分黏宓沈,而宓沈大多时间的目光都在甯阶身上,他不想自讨没趣,故默默抿了抿他花银子却一口都没细品的花酒,没有说话。

甯阶虽不反对晚上潜在这里观察宓沈,但是甯阶却感今晚杜承不会鸣笛。

或许杜承以为自己掩饰极好,但一直在注意宓沈的甯阶,怎么会没有注意到杜承放在宓沈的余光。哪怕只有一丝一瞬,甯阶也捕捉到了。

杜承年纪终究是要比李磷年长,虽然李磷的言辞很是恰当,但杜承还是一眼就能认出,他们这一行中,地位最大的是宓沈。

而且甯阶相信,杜承绝对知道,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根本不在凤凰刺身上。

倘若杜承真的是与魔族勾结之人,起码今晚,他绝对不会冒着极大的风险,泄露自己的情绪。

至于真正的魔族,恐怕也不会在他们在时露面。

理由虽多,但归与一点——他以宓沈为尊。

宓沈说什么,他便做什么。

果如甯阶所料,杜承一直在描摹,微敛的下颔,紧缩住任何的情绪。

正如同杜承比李磷老练,一眼便知他们此行目的在彼处,宓沈经历的也比甯阶多,他虽多年闭关,但也非虚长甯阶这么些年。

在甯阶未有的日子里,宓沈也见过,有些人在某个时刻,情绪突然的崩溃。

月已偏西,杜承是个狠人,依旧低敛着头,专注描摹着碑石。

宓沈抬头望了望月穿透的云,旋即抬掌慢慢凝出一股灵力。蕴到某个时刻,宓沈抬掌,推向杜承。

一股清风缓缓升起,慢慢朝杜承以及他头上面的花树袭去。

甯阶见宓沈收回手,抬步往前走了一步,挡在宓沈的面前。

宓沈的灵力终究是比杜承高,清风徐来,杜承下意识的反应不是察觉风中所蕴含的灵力,还是抬头望空。

花树被袭,花瓣自落,些许桃花花瓣自枝头落下。一些如同上午的花瓣,轻轻****地落在水丞之中。

夜晚或许是人情感最丰沛亦是最脆弱的时间,当花在水丞中轻**,杜承的眼中不似白日那般露出怀念的神情,而是充满了破碎感。

杜承抿了抿唇,用手指轻轻取出水丞中的花瓣,瞧了许久,从一侧拿出玉笛,把这片花瓣覆在笛膜之上。

稍顷,杜承抬起玉笛,轻轻吹起了一首曲子。

甯阶不懂旋律,灵船之上宓沈心境的高寒清冷他能听懂,是因为他了解宓沈,知道他这些年走来不易。但杜承对甯阶而言,过于陌生,笛音所传达的情绪,甯阶无法得知。

但显然,宓沈懂音律。

当杜承的笛音响起,宓沈便合眼细细听着杜承笛音中的情绪。

当杜承的情绪到达某个极点,宓沈倏地睁开眼,伸手把甯阶掩在身后,抬手从灵袋中取出一把上好梧桐做的十三弦琴。

琴弦响起,杜承笛声未停,但他侧身看向宓沈他们所在的地方,笛音充斥着灵力,卷着肃杀之气,朝宓沈刺去。

宓沈亦凝聚灵力与琴弦,轻而易举消泯了杜承的灵力。

杜承一见是宓沈,笛声忽停。

但琴弦声入耳,杜承怔了一下,旋即跟上宓沈的调,把这一首求芜吹完。

曲毕,杜承拿着玉笛走向宓沈,朝他行了一礼。作揖后,杜承道:“之前见这位小兄弟唤您师尊,在下不才,敢问仙尊尊称。”

宓沈淡淡抚平琴弦,道:“区区贱呼怎敢污杜掌门之耳,唤我清风即可。”

杜承把清风两字在口中碾压之时,慢慢把目光移向宓沈手中的琴弦,从善如流道:“清风好风雅,要知这世上会弹奏十三琴弦的人是少之又少。不知清风师承何处?”

大概几百年前,天才出世,创出许多优秀的七弦琴谱,同时与他来往的人,多是修真界中赫赫有名之人,非是修士亦是文豪。自此之后,文人雅士偏爱七弦琴。

为了附庸风雅,后辈许多修士便只修七弦琴,而坊中歌妓为了讨文人骚客欢心,也多弹唱演奏七弦琴。

如今说十三琴弦已灭,倒也非胡话。

宓沈淡然笑之:“倒与风雅无妨,无非是家中长辈爱听,自学来全拳拳孝心罢了。”

甯阶听言,目光闪烁了一分。

杜承并不放弃对宓沈的刺探,继续道:“竟是如此。不过令在下未想到的是,清风竟也会弹杜芜当地的小调——求芜。”

宓沈不急不忙道:“杜芜乃家父家母定情之处,家父为求取家母欢心,便学了这首小调,是以清风听言江楼要来平芜向杜掌门求教凤凰刺,这才一同携手前来。重游旧地,依稀探些旧情。”

甯阶倏地低下头,垂在宽大衣袖中的手紧紧攥紧。

……典籍中,未曾记载过师尊的父母。

这些日子,甯阶已把有关宓沈的记载一字一句、反反复复看完不下数十遍。之前以为宓沈同他一样,对父母并无印象。但今日一看,似乎非然。

可若宓沈记得,待他声名大噪后,各种典籍定想查到他祖宗十八代,甚至籍贯何处、家谱几代、老冢可在……这些都会被挖出来。

但什么都没有。

想到此,甯阶目光不动声色轻轻放在宓沈的脸上。

且……今日师尊的所作所为,根本不像寻旧。那他如何习得小小杜芜的曲调?

杜承心知他无法套出宓沈的话,便收了试探的心思。他抬头看了一眼月亮,对宓沈莞尔一笑道:“天色已晚,在下深夜吹笛响彻寒舍,无怪仙尊出门与弟子夜游。”

杜承话音刚落,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三人倏地看向西南方。

而出现在西南的是一脸若然失落的高笼。

高笼一来,在场三人不止面上露出惊讶,心中也暴裂出怀疑。

今晚来的是李磷或者伏羲,三人都不会意外,但没想到来的竟然是灵力平平的高笼。

杜承毕竟是主人,抬步走向前,微微一笑,道:“高兄,好巧。”他环看了一下,玉笛旋转轻点四周,笑道:“今晚在下这花园倒是颇为热闹。”

高笼见宓沈与甯阶在这,便知两人是来试探杜承。但他现在已然顾不上自己是否打破了宓沈与甯阶的计划,他匆匆行了一礼,着急慌忙道:“请问刚刚是否是杜承的小调求芜?”

杜承微微颔首:“正是求芜。”

甯阶往前走了一步,道:“高兄也势的杜芜小调?”

高笼脸上笼上一丝伤意:“亡妻生前最爱轻哼。”话落,高笼低垂着头,微微向宓沈等人行了一礼后,脚步虚浮地走出桃园。

高笼走后,甯阶也向杜承行了辞礼,道:“杜掌门,天色已晚,我师徒两人也不好再打扰杜掌门休息,便先行告退。杜掌门也要早些休息才好。”

杜承微微欠身还礼:“万望两位今晚不舍弃在下招待不周,在寒舍有个好梦。”

宓沈把琴收好,面色清淡道:“杜掌门谦虚了。”

甯阶再行一礼,道:“如此,我们便先行一步。”

杜承侧身伸手道:“请。”

宓沈微微颔首,与甯阶踅身离开。

杜承眯起眼,见甯阶与宓沈走远后,低眸看着手中的玉笛。他伸手轻轻抚了一下笛穗,眼底透露出些许晦色。

一回到房间,甯阶便设了一个结界。他一边服侍宓沈宽衣,一边问道:“师尊,您说杜承惊愕的究竟是您会杜芜小调,还是十三弦琴?”

宓沈淡淡瞥了甯阶一眼,道:“你想问的人不是杜承,而是高笼吧。你是在怀疑高笼?”

甯阶把外袍搭在屏风,承认道:“高笼的反应有些奇怪。”

宓沈坐在**,道:“但李磷怀疑高笼时,你可是力撑。”

甯阶半膝跪在床边,抬头看向宓沈,道:“之前弟子力撑高笼,的确是因在覆面纸阵破后,感知到一具与此怪山格格不入的女尸。且弟子早在知道他跟踪弟子时,便注意查了一下他身上的伤痕,也都确实是山中小魔小怪所致,并有些时岁。”

甯阶没说完,宓沈便替甯阶说出他未尽之言。宓沈道:“但是你却没想到他竟然与杜承有关。”

甯阶点点头:“一切都过于巧合。”

上党山中埋着他妻子的尸体,山中的阵法袭用不伤他的篪,再加上这杜芜小调与十三弦琴……

若一丝一缕有关便也罢了,但千丝万缕都集中在高笼身上,这让甯阶不得不怀疑高笼。

甯阶微微蹙起眉头,道:“师尊,太多巧合了。这让弟子不得不怀疑,一切仿佛是故意为之。”

宓沈忽道:“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有目的。阿阶,你既然怀疑高笼,那你觉高笼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何?”

甯阶顿了一下,宓沈这么一问倒真是把甯阶给问住了。

是啊,假如这一切背后的推手是高笼,那他的目的是什么?

像之前仙门长老一样提炼出压制混沌之气的仙气?

但高笼是堕仙之脉,非是修士走火入魔所吸入的混沌之气。他的身体里印记着的是仙界对于堕仙的惩罚,除非得仙界的宽宥,否则只是女修生产所产生的仙气,根本无法消除印记。

甚至,加大血脉的反噬。

如若与魔族合作,他本身便是堕仙之脉,魔族厌恶仙界,哪怕是与人合作,也不会与仙界后代合作。

……

此等缘由皆被推翻,唯一可令人相信的,倒是他一开始给他们的理由——寻回妻子尸体。

思及此,甯阶有些尴尬道:“师尊,弟子不知。”

宓沈缓缓抬起头,不再看向甯阶。

就当甯阶以为宓沈生气时,却忽听他道:“阿阶,你说千丝万缕都与高笼有关。但你仔细想想,这千丝万缕背后还系着一人。”

甯阶听言,肌肤倏地战栗起来。

宓沈微微垂眸,他看向甯阶,冰眸中不见一丝情绪。他像是在阐述一个事实一般,淡着声道:

“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