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很大,聽聞這些荊州學子來到鄴縣還沒有住處後,周公旦便邀他們在周府住下。
王謙之等人欣喜不已,自然不會拒絕。之後幾日,他們便時常前來拜見周公旦,還會拿著書請周公旦指教他們一些題。
等他們與周公旦熟悉了一些後,王謙之便問了一些有關於科舉的疑惑,“大人,不知道這‘體測’又是什麽?”
元裏頒布的科舉雖是考生自由報考,但並非沒有要求,考生要在考試之後,接受聞國政府安排的“體測”檢查。
“體測”裏包含了體檢,元裏會先派疾醫為考生檢查身體,如有心髒病、哮喘、傳染病等疾病的學子不能參與科舉。
體檢之後就是體測,元裏安排的體測很簡單,就是跑步。體測的標準也很低,隻要是常人便能完成的程度。
如果沒有完成,那一樣也無法參與科舉。
元裏將後世的方法拿了過來,這麽做的原因也很簡單,元裏需要的是身體健康、能深入基層做事,能長年做官而非隻做個一兩年身體便熬壞了的實用型官員。
元裏這次至少會收入六百名官員,這六百名官員絕大部分都要深入各地郡縣之中成為基層官吏。這是一件耗費身心的事,如果連體測都過不了,他們也承受不來這樣辛勞的工作。白白占了科舉的一個名額,最後卻什麽都做不到,要麽撐不住幾年,要麽被耗死在官位之上,這圖什麽?
元裏提出體測時,也有人擔憂,怕無法通過體測被淘汰的學子之中有身具大才的人。
但元裏卻不為所動。
他並不在乎被淘汰的人裏有沒有大才,因為深入基層之中的官吏並不需要大才,他們隻需要一個良好的身體,普通的智商,以及管理手段便可。
天底下哪來那麽多大才呢?一個政府的運作,最多的是默默無聞的官吏人員。即便是真有淘汰的大才,元裏錯過了也並不覺得可惜,因為他的身邊已經有許多大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