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值得投奔的人,那便是陳王陳留。
但相鴻雲很快就把陳王舍棄掉了。
一是陳王年歲已大,有四子爭鋒,已是一壇渾水;二則他是個旱鴨子,極其不喜歡水,但江東那邊卻河道交錯縱橫。
相鴻雲在心中思慮一番,最後挑中了兩個人。一個是翼州刺史吳善世,一個則是幽州刺史元裏。
但相鴻雲很快就將元裏排除出去了。
他對元裏隻有好奇之心。因為元裏實在年輕,以十九歲之齡就登上一州刺史之位,消息傳出來時大半個天下人都在嗤笑楚家人昏了頭,簡直胡鬧,對元裏也極盡挑剔和嫉恨。
相鴻雲自身也很年輕,也因為年輕遭受過許多質疑和艱苦,他對元裏很有些感同身受。
相鴻雲實則是個很傲慢的人,他對那些隻因年齡便對有才之士抱有偏見的凡夫俗子嗤之以鼻。但再是感同身受,元裏也還沒有到能夠吸引相鴻雲的地步。
思慮片刻,他還是決定前去翼州投奔吳善世。
盡忠盡責地為秦沛去了一封信給秦孟之後,相鴻雲便留下一封書信,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北上的路。
然而在經過兗州時,他卻遇上了從洛陽逃難而出的大儒張良棟。
遇見大儒,自然要前去拜訪。相鴻雲拜訪張良棟後得知,張良棟正是投奔幽州而去。
相鴻雲心生疑慮,問道:“先生才學之名譽滿天下,無論去往何處都會被當地府君好好對待。您的學生也都在青州、揚州等頗為富有一帶,為何要不遠千裏趕往幽州呢?”
如今已是盛夏,酷暑難耐,張良棟坐在馬車中擦了擦汗,胡子都被汗濕了,他笑嗬嗬道:“我與歐陽廷和元裏都有過書信往來,老夫對天下之勢也算是略有了解。我那幾個學生雖孝順,但他們並不是一方之主,我就不過去給他們添亂了。而幽州雖地處偏僻,但其內已經被元裏治理得很好,正是百廢俱興之際。我先前閑賦在家時,他就曾多番邀請我前去幽州。我雖心動,但也沒有付諸行動,這會也算是達成所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