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看看这附近有什么落脚的地方,今日不早了,明日再启程。”常玉端着小碗,扭头不忘提醒温明兮,“你那块金子,还是藏好为妙。那人方才也说了,最近不太平,你这金子还是不要太引人注目才好。免得被偷。”
温明兮不仅不听劝,还将金子抛起来,笑着反驳:“怎会?这乌雅国人人皆是富户,哪会稀罕咱们这一块金子。”话音刚落,便被前面急匆匆离开的人撞一下。温明兮刚要提醒对方,下次记得慢一些。哪知对方跑的飞快,再一反应,自己手中的金子不见了。
温明兮起身便去追:“你这小贼,动作挺快呀,当街抢劫。胆子也够肥的,敢抢爷爷的金子,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你给我站住。”
唐非阳刚要跑去小巷包抄,却被常玉一把拦住:“他们不走那条路,他们走的是条直线。抢钱的就是你的未婚妻,想必是要去救人的,速度快一些,兴许能赶上他们。”
“那你呢?”常玉指了指屋顶,“我走那儿,比你们快些。”
常玉边追,边死盯着前方的三人。不行,不能抓到唐非阳的未婚妻。抓到她之后,她必定要解释一切。第一支求救火药早已在天空炸开,多解释一句话,就多耽搁一秒。可若是不抓她,也不知道需要去哪救人呐。罢了,早些堵住她的嘴便是。
秦双洛月攥着金子,拼命向前奔跑,生怕被身后的人逮住。谁知面前突然跳下一名男子,她想躲也躲不开。更没想到那男子拉着她便跑,她原以为自己遇上的大概是山匪,毕竟最近城中十分不太平,直到那男子表明意图:“我知道你是何人。这金子是方才你留给我们的引,如今她们有难,还烦请您指个路。”
温明兮不可置信地盯着常玉,完全没注意到唐非阳已经跑到他的身旁,直到唐非阳拉着他停下来。温明兮站在原地,指着前方还在跑的两人:“……他俩是一伙的!”抬腿便要去追,唐非阳死抓着他,“不用追——”
唐非阳话还没说完,便被温明兮推开:“好啊,你们仨是一伙的!”此话一出,唐非阳便将身体歪着树,两只手环抱在胸前,笑着盯向温明兮,一副看傻子的模样。温明兮反应迟钝些,但总归不傻,明白自己说了什么后,也笑着挠挠脑袋,“那……那贼与我们是一伙的?”
唐非阳闻言,内心累得发疼,懒得跟他解释。最终也只是无奈地笑着摇摇头。
秦双洛月知道现在不是瞎猜疑的时刻,抬手指向前方:“我们原本的地点是城外,但明显她们未曾来得及走到城外。最近城中山匪较多,她们八成是被山匪捉去了,山匪的窝只有一个,那就是城外的琴绝山。等会儿。”她蹲下,右手摸着地上用刀划过的痕迹,只可惜痕迹并不长,“她们是被山匪在这里拖走的,刀痕前深后浅,倘若不信,一看便知。只是……”
常玉叹口气:“别只是了,他们骑马走的。不信的话,再往前走几步,你就能看到那些还未曾消失的马蹄印。光是那些,便有至少十匹骏马,更别谈……还有已经消失的马蹄印。如此庞大的规模,哪怕是偷偷潜入他们窝里,都是凶险万分的,更别提我们还要从他们手上救人。你能随手拿出黄金抛向乞丐,说明你的家或家人在乌雅国占据一定的地位。”
“果然是山匪。公子需要我做什么?”秦双洛月站起来,恨不能立刻按常玉的想法做事。
常玉看着她的面纱:“两件事。第一,我需要知道你的容貌,免得待你回来救我们时,我们会提前上别人的当。第二,先给我一个能代表你身份的东西,这样当我们救她们时,也好直接省下解释。东西给我之后,立刻回家搬救兵,能搬多少是多少。实在不行,买几个邻居充当一下人数也可以。记住,如果实在凑不到人,千万不要执意的去浪费时间地凑,一定要快点赶到……那什么什么山。好来支援我们。”
“好。望您稍等。”只见她像变戏法似的,从腰间的布袋中拿出笔和纸,接着又从布袋中拿出一小盒黑糊糊的东西,看出常玉的疑惑,用笔蘸了一下盒子里的东西,边写边解释道:“此物为墨囊,我们乌雅人从来不崇尚信物,因为世间万物皆可造假。这是我们乌雅人特有的墨囊,随身携带,可保命,可救援。给。”
常玉接过纸,大致瞄两眼:“警惕些是好的。”把纸折起来,放到钱袋中。再次抬头,公主已然将面纱摘下。常玉的眉毛不经意间挑了一下,大概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心想着:嗯……确实貌美。
秦双洛月刚走两步,又笑着扭头:“对了。那山,名为琴绝山。可要记住了。”转身忙往回跑,途中还将金子还给了温明兮,搞得温明兮彻底摸不着头脑了,“诶,她好不容易偷着金子跑那么远,怎么这时反倒还给我们了?”
唐非阳这次的眼神,可谓真是看傻子的:“不知。”随后拍拍温明兮的肩,“明兮,护送这姑娘回家搬救兵的重要任务,此刻非你莫属。怎样?可有兴趣?”
“搬救兵?这是什么重要——”
“我和唐非阳负责闯土匪窝,若是你愿意,便换做是我们三个闯——。”
“好!搬救兵这事儿,一听就是重要任务,放心,定不负众望。”温明兮转身笑着跑了。
唐非阳笑着走过去:“他小时候被土匪当做女孩绑过,差点失身,自此便对土匪,甚至是对超过十人以上的敌方有些阴影。否则,他武功之高,绝对得随你一起。并非是贪生怕死之辈。”
“嗯。我也从未这么想过他。”
“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琴绝山。但是……不知道路线。只知道以直线出城,至于山上,怕是得随缘。”唐非阳看向常玉:“啊?方才你们聊那么久,竟没问路线?”
“山路多崎岖,问了也白问。只能祈祷,城郊或者山前有人家居住。”
两人刚出城,便瞧见前面有一户人家。两人欣喜万分,走近了看,越瞧越不对劲,还是打算先在远处观察一番。
常玉看向唐非阳:“怎么了?可有不对?”
唐非阳皱紧眉头,盯着站在门前的两个人:“这两个是放哨的。绝不是普通人家。你为何停下?可有发现?”两人互视一眼,忙偏过头。
“看他们脚下,方才走在那边时,瞧见了他们脚后的刀柄。还有那边树上,树枝丛中挂着两把入鞘的剑。两人背后的手中,每人拿着一包粉末状的小纸包。眼神有意无意地扫一圈周围,莫非是山匪?”
“嗯……有些像军方。”常玉闻言,眉头紧锁,“军方?来捉我们的?”
唐非阳死盯着门口,缓缓摇头,“不,不是。他们追不到乌雅国。奇怪,举止像土匪,站姿和眼神像军方……军方没必要模仿土匪,难不成,这些土匪还参过军?”
常玉轻轻叹口气:“我们在这里猜也猜不出个所以然,等等,好像有人要出来了。”
果不其然,从里面走出一个身披虎皮,**肚腩,头绑麻绳,身材魁梧的男人。旁边两个放哨的朝这个男人行军礼,男人抬头挥挥手,趾高气扬地走了。两个放哨的将所有东西拿上,紧随其后。
待三人走后,唐非阳和常玉进屋探查:“看来,这些山匪不简单。有一件事我们得搞清楚,究竟是土匪和军方同流合污,还是土匪中有些参过军。”
唐非阳点头:“这个必然,不过……还是得先搞清楚,他们的窝在哪里。”
“他们还未走远,我先去追,路上为你留些线索。”唐非阳嗯一声,常玉立即便去追,片刻也犹豫不得。
“啧,奇怪。那个人在此处逗留许久,总不该只是为了歇息,可是这里什么也没有啊。”叹着气走到书桌前,刚坐下便发现不对。眯起眼用脚探了探地面,这块地面,是空的。
唐非阳搬开木椅,绕着地面不停地敲,书桌下三分之二的地面是空的。可是只有左面两个桌腿间有一条裂缝,如果是机关暗道,那就麻烦了。这屋子虽小,东西却不少。有衣物,有藏书,有瓷瓶,一个一个的翻机关暗道,这得找到什么时候去?
常玉紧跟三人,可惜对方警惕性实在是高,路刚走一半,身后跟着的两人察觉出有东西,便站在原地,让头儿先走了。常玉倒也不急,只要他们两人也是去琴绝山便好。
常玉刚倚在树杈上,想放松放松。一阵猛风吹过,他扭头看向旁边的树。那树上倚着一位黑衣男子,两人互相看一眼,察觉双方无敌意,竟唠起嗑来。
“我好像见过你。”倒是常玉先开口,不料语出惊人。黑衣男子听到此言,嗤笑,“这倒是巧,我好像……也见过你,小孩儿。”
常玉皱起眉头:“小孩儿?”仔细考量一番黑衣男,“我瞧着,你不该比我大很多。”
“哦?是么?那……你几岁?”
常玉闻言,咧嘴笑了:“不瞒你说,已入弱冠之年。”
黑衣男子不知从哪儿抓出一把瓜子,边嗑边笑说:“我也不瞒你。今年,已是四入期颐。”
常玉听了只当是笑话,只笑一下,便再无下文。心说:四百多岁?!嗬,真是把我当小孩儿了。
黑衣男子见常玉迟迟不答话,倒也猜出他心中所想,却依然微笑着继续嗑自已的瓜子。
“那老人家,你怎会在树上?”常玉朝他看去,发现那人也在看着自己。“你的问题有些多余。你这小屁孩儿都能上树,我既比你大那么许多,又为何上不得树?”
常玉眯起眼。黑衣男子抬头笑道:“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常玉瞧着此人这般姿态,瞧了许久,顿时眉头紧锁,“是你?!”
“嗯?”黑衣男子疑惑着挑起眉头,见常玉不再看自己,又微笑着嗑自己的瓜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