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時三刻, 夜幕低垂,華清宮燈火通明。
宮人們和禦醫盡是腳步匆遽,來來往往地出入聖人寢宮, 為著聖人的病況心驚膽顫、人不自安。
從始至終,桓頌都站在外頭的廊道上, 冷眼瞧著他們的忙碌和恐慌, 眸裏波瀾不驚。
沒有一丁點,對聖人生死的擔憂。
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是興致缺缺地側過首, 轉而看向不遠處、長公主那邊的情況。
現如今, 長公主便是華清宮唯一的主心骨。她既要負責整個華清宮的安全,又要分出心力, 四處搜尋初沅和華陽的下落。
可就是這樣的亂局之中,她卻依舊從容不迫, 有條不紊地安排著一切。
“……今夜, 務必要輪番巡邏,不留疏漏。尤其是陛下的寢宮周圍,絕不能有片刻的空缺。至於失蹤的兩位公主,就先從附近的偏殿找起。常言道,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們帶著兩位公主,一定是走不遠的。”
掛在廊簷的宮燈透出暖黃光亮, 幽暗地映照在她的身上, 她儀態大方、雍容不迫, 一舉一動之間, 難掩巾幗風範。
隔著中間庭院、搖曳的樹影, 桓頌默不作聲地望著她, 半晌,頗是有幾分自嘲地笑了笑。
他還真是不懂,這位利欲熏心的君主,怎會有這樣的好運?
當年,有他父親和鎮國公的兩肋插刀、鼎力相助,這位帝王才得到了現在的皇位;
如今,又有一群忠臣良將追隨,有這位巾幗不讓須眉的長公主幫著挑大梁,李氏的江山社稷方才不動如山。
可為何十八年前,他們宋家末路窮途的時候,就沒有幾個人站出來,為宋家洗刷冤屈?
恍惚之際,桓頌的目光好似又穿過悠悠歲月,瞧見那場所謂的叛亂——
鄰國的吐蕃王族內部生變,原本的吐蕃王病重。
他的兩個兒子為了奪取王位,紛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