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歌聞言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這些楚肖都預料到,這就是他為什麽覺得陶歌和李長明,有些地方極為相似, 有些地方又不盡相同。
在楚肖看來, 他們二人性子有些相似, 都是有時候格外正經,有時候會忽然變得吊兒郎當調笑的樣子,更多的時候後者是對於朋友的調侃, 這一點楚肖見到李長明的場麵比較多,陶歌則是在發現他和名傖俗很久之前就相識那段時日, 楚肖徹底看清了這位大夫內心的狂野。
他們兩個人都是如此,如此想來,都能和明長蘇作為朋友,也有相同之處。但李長明的活潑很多時候隻是相對於朋友而言,而陶歌的,楚肖更覺得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圓滑。
這麽長時日相處之下, 就在蜀國還未攻打楚國時, 陶歌給他的印象一直都是為人正經嚴肅的大夫,從未有過嬉皮笑臉,反而在明長蘇來了此處後,陶歌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還是在明長蘇和楚肖關係尚未緩和, 在僵硬階段時改變的。
陶歌那時候麵對明長蘇,絲毫不客氣換了個態度使勁揶揄,這其中的確有部分是調笑的成分, 但現在想來, 更多的還是一種側麵的提醒, 明長蘇定然聽得懂他的話,於是乎在楚肖跟前,他們總是在打太極。
相比於李長明,現在想想,或許陶歌更適合呆在明長蘇身邊,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包括陶歌所說的一些話,都能證明這一點。陶歌年少在蜀國皇宮之中,但長大一點便離開皇宮去闖**,這對於他來說,就像是小小年紀自願離開溫室,獨自外出鍛煉,陶歌的心態會比同齡人更要成熟些。
楚肖之前總覺得,陶歌身上有一種不屬於皇宮的氣質,就好似他不適合呆在這裏,如今看來,這種氣質應當是一種“厭世”之感,這不是說陶歌不喜歡與人相處,應當說是他不喜歡這裏,不喜歡皇宮之中的戰亂和勾心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