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朝堂大清洗, 因為有融安帝和張太後的配合,事情進展倒是十分順利。
他們以謝良臣為刀,將國中頑固勢力清除, 讓國庫再無空虛之憂,自認皇權得到了再次加強,而謝良臣則趁機壯大了自己的隊伍,算是互利共贏。
唯一不滿的就是被打擊的各位朝臣們,因為此法一實施,他們手中的土地就得交出來被劃分給百姓。
同時他們也想不明白, 謝良臣自己名下也有大量的免稅田地,他這樣做不是損人不利己嗎?
可他偏偏就這樣做了,因此朝中不少官員都對他恨得牙根癢癢, 總想找機會彈劾他。
剛好他新升調了一批人上來,這就讓他們抓到了把柄, 說謝良臣舉賢不避親,有以權謀私的嫌疑。
比如,他三弟謝良材,原本一開始在禮部任主事, 後來遷工部郎中, 結果現在謝良臣就把他調去國子監任司業去了。
還有祝明源和唐於成, 謝良臣將二人一個調去了刑部直隸京兆府司任主事,一個調去了督察院任右僉都禦史, 武徇則派往工部,接替謝良材的郎中一職。
除此之外, 他還大力提拔國子監出身的官員, 不僅進士出身的官員們得到了重用, 就連原本底層的小官也做了破格提拔, 將吏部非進士不能入流的潛規則給直接破壞了。
為此,首先發難的便是江尚書,他道謝良臣此舉乃是為了把持朝政,請求皇上太後免了他吏部尚書之職。
謝良臣斜了他一眼,冷哼一聲,直接出列道:“若說舉賢不避親,江尚書與大理寺少卿江大人乃是父子,這又該如何說道?”
之前江牧升遷之時,江尚書任職吏部,而錢庸為戶部尚書。後來錢庸上位,吏部尚書之職便又落在了錢庸頭上,自此之後,江牧便一直擔任大理寺少卿未曾挪動過。
要說江尚書沒有關照過自己兒子,誰會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