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權益保護進展地如火如荼,大家搞起了義診和衛生教育,一方麵是為了讓很多懵懵懂懂的女性知道保持衛生對身體健康的必要性,另一方麵及時檢查大家的身體情況,對於能夠比較簡單解決的,給出建議,對於迫切需要幫助的,給予一定的援助。
這些事情說起來簡單,但是自從大家的衛生巾小作坊成立之後,所有人都忙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怎麽在民風保守的地方召集婦女們做衛生宣傳普及基礎保健知識?義診碰到人群不願意讓女人來看病反而要求給男人義診怎麽辦?對於需要幫助的女性,怎麽樣的標準應該援助?是放棄難以治療的重病治療更多輕症,還是讓輕者自行救治關注重病?前者放任重病等死嗎?後者那些女性沒錢或者對家中財產沒有支配權導致輕病變成重病怎麽辦?
慈善永遠難解的問題,就是沒有辦法救助所有人。
雖然日常忙碌,但是易寒星卻也沒忘了自己的主要任務是讀書,如果說在現代,讀書主要是為了自己和家人,在這個時代,易寒星是見識到了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人和青年人,在國際知識封鎖、大家好不容易能夠汲取知識的時代,每個人都恨不得廢寢忘食,將知識全部印到自己的腦海中。
好在大家的權益保護援助事業打出名聲之後,很多有追求的夫人小姐願意接手,不管人家是真的女性權益奮鬥者還是為了刷名聲,有了這些有生力量的加入之後,最關鍵是這些人帶著人力和捐款投入之後,易寒星和蕭疏等人日常隻要關注一下活動次數和賬務開銷問題,就可以撒開手專心讀書教書了。
但是正如戰火中難容一張書桌的說法,易寒星很快就感到,即使大後方的學校,也難以平靜的學習研究。
1940年夏天,西南聯大預科班來了一位美麗的女學生——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