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親爹是朱元璋

第143章 血腥廝殺名將末路

字體:16+-

陳標所率領的明軍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明軍有射程極遠的火炮,有威力和精度都較高的燧發槍,還有強大的士氣。

元軍經過鬥將和炮擊兩輪士氣打擊,將士心中已經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即使這樣,擴廓帖木兒仍舊很快就將將士重新聚攏,組織起強有力的進攻。

有一句話說,遊牧民族的驍勇善戰被熱兵器打成了能歌善舞。其實這句話並不對。

這句話應該是,驍勇善戰的遊牧民族抵不過工業化生產那海量的熱兵器,騎兵退出了主流兵種的曆史大舞台。

如果沒有工業化生產所提供的強大彈藥支持,即使陳標已經做出了黃火藥,重騎兵仍舊有一戰之力。

射程極遠的重火炮在重騎兵衝到戰場中界限之後,就停止了射擊。

小炮緊跟其後,進行第二輪火力覆蓋。

小炮沒射幾發,重騎兵已經衝到了離明軍不到兩百米處。

火槍、弓箭、弩箭依次射擊,用的是陳英發明的三段擊列陣,以最高效率對衝鋒的重騎兵進行打擊。

火槍、弓箭、弩箭的射擊都很準。

影視劇的大場麵讓看多了影視劇的觀眾有個誤區,以為弓箭和弩箭不需要準頭,隻需要拋射,以達成火力覆蓋。

實際上無論火槍、弓箭還是弩箭,最重要的就是精準,不可能直接拋射。一是這樣根本很難射穿甲胄,二是沒那麽多彈藥和箭矢。

打仗就是燒錢。

箭矢還能澆模批量製造,箭竿隻能純手工。能成為兵器的箭杆,技術含量很高,製作非常繁瑣。一支箭的成本高達六七十文,這還不分盛世亂世。

也就是說,若在盛世,一文錢能買二兩大米,夠平民百姓勉強吃一天。一支箭的成本,就夠底層百姓活兩個月。

即便箭能回收,但回收的箭不過一二成,消耗仍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