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匠人歡呼雀躍之際,徐詹事嗓音裏抑著點什麽,似不經意問。
“唐姑娘,這一層占地如此之廣,我聽你所言,這工場建好後頂如磐石,牆如堅壁,要是往上頭加蓋二層、三層、四層五層,能不能行?”
他問這話時情緒不留痕,唐荼荼也沒細想,立刻答:“可以呀,混凝土承重很好,隻是蓋得越高,從高處填料越困難,費時費力又費工,工業廠房沒必要蓋那麽高,太高了反而累贅。”
沒必要……
徐詹事咂著這三字,與周圍幾個文士對視,眼裏的狂喜全落在了實處。
——沒必要,不是不能蓋;施工雖難,卻可以一試。
一個能完全拋開木材與磚瓦材料的巨室,意味著什麽,沒人比他們這些太子幕僚更清楚。
唐時,則天女帝力排眾議,修築了明堂,成就了盛唐的一大傳奇。無數史載那座通天塔高二十九丈(98米),完全是石料與木材造的,中心一根通天柱從地底直通向塔頂。
每逢陰雨天電閃雷鳴之時,這座擎天巨柱在雷光中巍然屹立,撕破雷雲,撐開天地。
其匠作技藝可謂驚世駭俗,番邦小國見了,無一不跪伏。
可明堂不是女帝創造的,曆朝天子都會造明堂,所謂“天子造明堂,通神靈,感天地,正四時,出教化”,站在這座塔頂承接的是天意,天意所歸,就是天下正朔所在。
曆朝的明堂都是在王朝昌盛時築成,於亂世中被毀,成了一個王朝興衰的見證。就說前朝,當年興哀帝南逃時,明堂被反叛的亂民一把火燒了個幹淨,圖紙佚失,隻能從《考工記》寥寥幾頁陳述中窺得一絲半縷。
如今的明堂是懷老先生主持修築的,十六丈高,比唐明堂低了將近一半。雖說十六丈高也算是大廈了,可塔的七層以上,大風刮過時能感覺到腳底震動,皇上都不敢再往上走,頂上三層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