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造反後, 最先受到豫王大軍偷襲的,是與河南西北界接壤的大名府。
大名府一邊抵禦敵兵,一邊即刻將戰報八百裏加急送往京城。
戰報在午後抵達京城。
宮裏緊急召開朝會, 宣文武百官上朝議事。
大殿之上,十三歲的少帝端坐於龍椅上, 戚太後暫且垂簾聽政,林貴太妃不明就裏地站在她旁邊,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陳廷鑒先把豫王造反的檄文念了一遍。
首輔大人沉肅的聲音尚未落下,大臣們就見薄紗似的簾後人影一晃,發出“撲通”悶響。
很快, 戚太後解釋道:“林貴太妃驚聞此訊, 暈倒了, 應無大礙, 諸位大臣請繼續議事吧。”
大臣們能商議什麽,一個個的都在唾罵豫王狼子野心, 當日先帝在朝堂上吐血, 臨終遺言眾臣聽得清清楚楚, 先帝若真想更換儲君,遺言能不交待?當時先帝托孤之後尚有餘力交待駙馬好好照顧女兒, 足見神智清明, 一點可都不糊塗。
再有豫王往戚太後與陳廷鑒身上潑的髒水,那就更荒謬了,以前哪次陳廷鑒見戚太後, 先帝或太子肯定會在一個, 更有大量宮人作陪。
總而言之, 文武百官公認豫王的檄文全是汙蔑構陷, 純粹是為他造反瞎編的名頭!
給豫王定下“造反”的罪名, 接下來就是商議如何平定叛亂。
豫王號稱手下有二十萬大軍,其實隻有十萬左右是朝廷衛所的正規軍,其他十萬都是藩王私兵或是倒戈的官府守城兵,好比將各地的散沙臨時倒在一塊兒,不足為慮。
所以,陳廷鑒建議不動北邊的邊疆守軍,隻從山西、陝西、湖廣、南直隸、山東調兵,各出三萬兵馬從河南周邊朝京師方向包抄,斷了豫王大軍竄逃他地的後路。京城這邊再從二十六衛裏派遣十個衛所五萬餘將士,與保定府、真定府、大名府的守軍聯合成一支十六萬大軍,作為平叛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