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WE無愧上古強隊的身份,從BP、運營乃至各個位置的發揮都非常出色。”
“但不得不說,RNG作為一支經曆了大換血的隊伍,真的敢拚敢打。”
米勒無不讚歎:“絕食打野MLXG,絕境UZI,加上一個不要命的Su,硬是在陣容劣勢的情況下,遠古龍一波換裝,把決勝局給莽了下來。”
“沒錯,尤其是Su這名選手。”
娃娃憑記憶進行複盤:“先勝一局,被追兩盤,頂著這樣的壓力連選潘森,甚至是首選潘森,真的有一顆不怕背鍋的大心髒。”
“數據方麵雖然不是很漂亮,但選手的作用不是數據能完全說明的。”
對數據的迷信,是S4、S5年代的事情。
那時候,因為LCK電競體係完善,成績非常出色,導致其他賽區紛紛進行學習。
過程中,不免走了一些彎路。
唯數據論就是其中最典型的誤區。
世界總決賽打完之後,把補刀、對位領先、經濟獲取、參團概率、擊殺死亡助攻各項統計一做,發現各個位置的前十名有7-8個LCK選手,以至於LPL超級聯賽=LCK次級聯賽的言論都很有市場。
後來才發現有多傻X……
一個犧牲自己發育,幫團隊建立優勢的上單,就算最後輸了,能說他的作用比全程讓中野保駕護航,無腦帶線的對手差?
沒這個道理。
各大賽區高價買了榜上排行前列的韓援,發現不僅沒有匹配名氣的表現,甚至還不如領著四位數工資的本土新人,才逐漸醒悟過來。
時至今日,數據依舊是很重要的一環。
但有數據不代表就一定強,隻是和團隊、版本更加契合,得到了戰術戰略方麵的傾斜。
蘇杭這一次BO5的表現,看起來沒有之前華麗,發揮出來的作用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番慶祝過後,來到了頒獎采訪環節。
主持人任棟念完恭喜奪冠的開場白,提出了第一個問題:“小狗你好,首先想問一下,贏了第一場被追到1-2,WE手上捏著兩個賽點,在這種情況下隊伍的心態如何,是怎麽作出調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