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何人,為何要求見我?”
張華接見了這個指名道姓要見自己的村民。
此人溫文爾雅,被張華召見,也無半分膽怯,氣質不似普通農民,更像是士人。
那人作揖:“小人郭守敬,字若思,近日才定居夏村,分得良田十五畝,還未有收獲,所幸隻要參與勞作,村莊發糧救濟,方能活命。念在救命之恩,故願出仕。”
“郭守敬……”
張華重複了一遍這個名字,總覺得耳熟。
“在來到此地之前,你是何職?”
“我乃至元年間的昭文館大學士,兼知太史院事。至元,乃是忽必烈陛下之年號。”
郭守敬話音一落,張華徹底一愣。
昭文館大學士,兼知太史院事。
郭守敬的官職絕對不小!
郭守敬提及元世祖忽必烈,張華突然想起來,這個郭守敬是元朝的文官,而且是那個時代著名的科學家,擅長天文、曆法、水利、數學,他與一群學者編撰的《授時曆》,在古華夏沿用了三百餘年。
郭守敬等人推算地球公轉的回歸年為365.2425天,與張華所在的年代計算結果,隻差了20多秒,堪稱奇跡。
這是一個做實事的人才,其具體貢獻還要超過陳喬、徐霞客等人。
張華沒想到夏村還居住著這樣的大人物。
還好郭守敬毛遂自薦,張華這才發掘了這位人才,否則郭守敬還真的從此在夏村隱居種田了。
“為何之前你不選擇出仕?”
“良臣擇主而事,如不是有利於百姓之主,我寧願就此隱居,種豆南山下。我觀大人重視農耕,大興水利,故願助大人一臂之力。”
“你擅長何事?”
“治水、天文。”
“正好,我缺少一名管理水利的官吏,今後你負責治水,興修水利,灌溉穀內十萬畝良田。”
郭守敬與徐霞客,一個上知天文,一個下知地理,另外郭守敬在治水方麵還頗有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