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時期,一塊大洋能買到什麽?
在《世界大戰之亞洲風雲》的論壇裏,還真有那麽一些好事者將這類疑問歸結起來進行解答,自取名為“曆史叫獸”的發帖者稱,以1931年時的物價水平,一塊貨真價實的銀元在北方能夠買到一擔貨真價實的大米、10斤豬肉、10尺棉布、10斤白糖或是五分之一頭牛。即便在北平這樣的大城市,一塊銀元也可以請一頓“涮羊肉”;在上海,一塊大洋可以請兩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園,可以買20張門票,要看演出(戲劇或電影),可以買10張入場券。至於精神食糧,一份報紙的零售價通常是3分錢,一塊大洋可以訂閱整月的報紙;一部《呐喊》售價7角;一塊銀元還可以買一本比較厚的書,或者兩本比較薄的書。
當然,這些都是指正常時期的物價,一旦戰爭爆發,平時不起眼的一鬥稻穀都可能賣出驚人的價格。
走在安寧街頭,浩齊發現自己口袋裏的銀元居然隻能買四分之三個軍用急救包,或是一個簡陋的、自製的傷藥包——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這種藥包的止血功效可想而知。然而,前方戰事吃緊,後方的彈藥物資不再像平時那樣充裕,本部駐地的士兵在複活後還能得到配給,但隸屬於其他部隊的士兵在複活後,就隻能在非本部駐地獲得最基本的援助:一套軍服,一份關於本部位置的信息。“臨時轉會”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兩個先決條件是該部有人員空缺,以及個人通過該部隊的額外考核。
於是,有的軍職玩家加入到競爭激烈的“轉會行列”,也有人在領取軍服後按照指引去尋找自己的部隊,不過就算找到自己所在部隊,如果軍營還未重建,那也無法獲得武器補給,所以更多的人則選擇第三條路:成為帶軍職的自由戰士。
帶著惆悵的心情,浩齊在城中轉悠了好一會兒,看來看去還是馬房那邊比較清靜。在《世界大戰》中,騎術是一項很常見也很容易學到的技能,但玩家學習這項技能大都是為了出行方便,至於作戰的話,一來交戰各方的騎兵部隊都不算多,戰術上又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如今戰事一開,大多數玩家都不再臨時抱佛腳地學習其他技能,而在敵攻我守的態勢下,戰場上繳獲敵人戰馬的機會也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