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城之北, 有一處山林,長了許多野柿,便被稱為柿嶺, 而在這裏挖掘的礦山, 自然便被稱為柿山礦。
但因著積水,這處礦山被廢棄許久, 直到最近一年, 才有人包下,修繕了已經雜草叢生的礦路, 又將礦山重新開鑿, 以鐵木支撐, 招攬了許多人手,隻是山中岩石透水, 礦工們都隻是修繕,並未挖掘。
而今日, 這裏一大早就有人吆喝著, 幾輛牛車加十幾個精壯漢子,又推又拉,將一個龐然大物搬運到礦洞口。
擺放好後, 又有一隊人馬過來, 將一節節陶管接上,連接處用泥土封住, 挨個往礦洞裏鋪。
趙士程在一邊看著,神色淡定, 這新造的蒸汽機, 並沒出乎他的預料, 材料的缺陷讓這個大家夥身材十分巨大, 足有一人高,為了避免炸鍋,匠人們在鍋爐的外邊加上了好幾層鐵鏈,外邊還按趙士程的要求加了降壓閥,氣缸墊了內瓦,熱效率十分感人,但,用還是可以用的。
眼前這玩意,是改進後版本,是利用活塞的移動來排出空氣,造成內外氣壓差而使水在氣壓作用下上升抽出,和吸管原理差不多,連接杆用的木頭,因為這東西便宜,鐵的不是不能做,而是他沒有不鏽鋼技術,容易壞的零件用木頭做,這裏的匠人修理起來也更容易。
汲水管用的陶件,雖然易碎,但也易補易換,這年頭,最便宜的不是材料,而是人。
它可以放在煤礦裏或者抽水,或者盤一下鐵鏈,但更多的事情,就不能要求它了,這是那種放船上船沉,放車上車陷的大家夥。
行吧!現在就看效果了。
在安裝折騰了一天之後,雖然遭遇了漏氣、水吸不上來、員工誤操作等種種麻煩,但最後,礦洞裏的水,是真的汲上來了!
當一股水順著陶管出來時,整個礦山都轟動了。
趙士程這才鬆了口氣,他在山西折騰了一年多,總算有效果了,如此,過段時間去汴京,他也能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