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的吃過晚飯,孟驕跟老媽商量和發麵的事。
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酵母,用的都是那種自家兜的老酵子。
也有的人家是每次蒸完饅頭後,會留下一小塊麵頭作為下次和發麵的麵引子。
每次準備蒸饅頭前,先把麵引子提前掰碎用水泡上,等泡軟後加入適量的熱水,把裏麵的麵疙瘩用手捏開再倒入麵粉和成麵團,保持適宜的溫度等待麵團發酵起來就可以蒸饅頭了。
而一般老酵子,用的都是玉米麵,用溫水比較容易泡開。
不過也要加入麵粉攪拌均勻成麵糊狀,放在適宜溫度的地方,每隔一段時間看一下,麵糊會發酵出許多泡泡。
這個時候就可以繼續加入麵粉攪拌,但不能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否則酵子的活性會大打折扣。這個步驟如此重複幾次,最後加入麵粉和成麵團等待發酵。
要想留酵子的話,就盛出一部分放到玉米麵裏麵攪拌成小絮狀,晾幹後就是酵子。
這玩意孟家是沒有的,還是韓姝下午回來的時候,跟一個老鄰居要了一小捧。
孟驕其實也喜歡這種用老酵子發麵做出來的饅頭,感覺這樣的饅頭保留了小麥本身的味道。
用酵母和麵做出的饅頭雖然也很鬆軟,但總感覺差了那麽幾分味道。
而且以後的麵粉跟現在的也不能相比,現在的麵粉都是實打實無添加的,雖然做出的饅頭沒有那麽白,但吃著健康。
用老酵子和麵的話,也注意不能發過頭,否則會有一股酸味,雖然加入一些食用堿就能中和,但還是發到正好的時候蒸出來的饅頭最為好吃。
尤其是剛出鍋的熱饅頭,甜津津的還勁道,就算是隻吃白饅頭也能一口氣吃上兩三個。
用地鍋做出來的饅頭,有時候靠鍋邊放的那一麵還會起一層焦黃的麵嘎,吃起來又香又脆。
對沒有零食的孩子來說,這就是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