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鶻暴亂這事,在李奏眼裏確是好事。
他在朝堂上發了一頓火,就是要讓大家知道,自己對盧龍的推卸責任很不滿意。
前有史墨白極有可能潛逃至盧龍,後有拒絕回鶻求援,導致回鶻再次求嫁公主,樁樁件件都暗示著一句話:
節度使不稱職,本王要換人。
換節度使難,換河朔的節度使更難,這下連支持他的尚書府都變得默不作聲。
李宗閔心裏樂開了花:你能帶兵又怎麽樣?去河中搬了一回兵,就以為自己了不起?平平安安待在長安不好嗎?他清清嗓子道:
“稟齊王,盧龍就一邊鎮,它能替大唐守好國門、不出亂子就行了,您還指望它做什麽?至於回鶻求嫁公主這也很合理,回來一位,再過去一位,總不能讓彰信可汗沒了能為他撐腰的可敦。”
路隨出列道:“話不能這麽說,今年以來,魏博、成德、易定數鎮,皆已執行兩稅製,開始向朝廷納稅,隻有昭義、盧龍二鎮仍然我行我素。
去年賑災的米帛我們沒少給,卻有人報,朝廷給的賑災糧,連米袋都不換,直接出現在糧市上。
就算不能撤換節度使,也該敲打敲打史元忠,讓他知道朝廷對他的所作所為並非一無所知。”
“知道又如何?如今河朔藩鎮隻餘兩鎮桀驁,全賴當今聖上英明,聖上說過,讓他們牙將跟節度使鬧,我們哪方都不支持,自有藩鎮來求朝廷的時候。”
又是這副論斷。
李奏冷冷道:“河北藩鎮連年災害、民不聊生,趁著民怨大、藩鎮勢弱,正是朝廷整飭北方領土的的好時候。
今日回鶻暴亂,都打到大唐邊境了,他可以不出手,將來是不是反軍打到京畿了,他也可以袖手旁觀?”
他話裏直指延州兵變,周圍數鎮都持觀望態度,不願第一時間出兵。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