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北大荒的冬天, 说来就来。
刚过了十月,温度就跟倒挂的水桶似的,哗啦啦往下掉。
树叶已经枯黄, 天空中刮起风, 把路边的枯叶扫得时而凌乱, 时而工整,时而凌空。
寒风钻过窗户缝隙进屋,怕冷的人已经穿上冬装,街上不乏裹着薄棉服,蹬着笨重的大头鞋的行人。
从降温第一天的早晨, 冷冷的空气钻进鼻子里,韩羡骁就翻箱倒柜地,把温明曦的冬衣掏出来给她穿。
不过神奇的是,本来是往常怕冷怕得不得了的人, 今年的温明曦却意外的不怕冷,手脚浑身都是暖烘烘的, 也不会像往常一样, 半夜脚冷得睡不着。
她说不穿, 怕热, 韩羡骁还不信, 过去摸摸她的手, 又拉起她的脚握在手里, 还真是跟小火炭似的。
也是因为没怕冷,身体暖和,怀孕后才会一直气血这么好, 白里透着红。
温明曦一脸你别不信, 很骄傲, “比你还热吧,我就说肚里这个宝宝,是疼妈的。”
疼妈?韩羡骁挑眉一笑,想说你忘了他之前是怎么折腾你的?
孕妇健忘,先前折腾得她干呕酸疼浑身不得劲,这会儿却又是捧着肚子喊宝宝了。
不过看她摸着肚子一脸满足的孩子气模样,摸摸鼻子,没舍得反驳她。
行吧,疼妈就疼妈。
温明曦现在的肚子已经涨得像个大气球,有重量的气球。
坐在**的时候,她喜欢一只手撑在身体一侧,分担身体的重量,另一只手摸着肚子,自娱自乐和肚子里的孩子说话。
每天晚上都要说好一会儿,把白天的琐事都细碎地说一遍,有时候还爱念家里写的信给孩子听。
每当这个时候,韩羡骁就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自从有了孩子,温明曦空闲的时间都用来和孩子说话了,把他晾在一边。
温名生和陆英子十分关心这个外孙,可惜都不在身边,只能让儿媳妇张清霞写信,事无巨细都要写给温明曦听。
温明雪也是,毕竟作为姐妹里唯一生过娃的人,温明雪有一堆经验,她说倒是很想来给温明曦坐月子,但孩子离不开,温明曦这里也没地方住。
温明雪的信是和家里的一起寄的,所以每次收信,都有厚厚一叠。
而温明心在厂里,是自己跟温明曦通信的,她说林家知道温明曦有了孩子,也希望她和保实早点要个孩子。
但温明心在信里说了,厂里刚刚给她提了干,她暂时还不想要孩子,最近正在跟林保实商量。
温明曦心里谢天谢地的,恳求温明心千万别怀上孩子。
也不知怎的,肚子里的孩子像是有回应似的,在肚皮上踢了个一脚,活泼得很。
“是吧宝宝,妈妈说得没错吧,再踢一次。”
然后韩羡骁便看着肚皮上又浮起一块,宝宝又在肚子里游泳了。
温明曦开心地笑了,抬头得意地看向韩羡骁,“看到没,孩子跟我说话呢。”
第88节
韩羡骁觉得神奇了,蹲到她身前,也摸摸肚皮,低沉的声音十分温柔:“也跟你爹说说话,给我翻个跟斗来看看。”
结果等了半天,肚子里没半点动静。
温明曦“扑哧”一声,笑得比刚才还开心,“他跟你不太熟。”
韩羡骁摸摸鼻子,自己给自己找台阶,“这么亲你,肯定是儿子。”
谁说就是儿子了!温明曦总觉得肚子里是女孩,努努嘴,“如果不是呢,你还想把他塞回去不成?”
韩羡骁回头继续找衣服,不当回事儿,“不是就不是。”
最后棉服还是得穿上,韩羡骁揪着她穿,虽然身上跟他一样暖和,但外面这么冷,不能当儿戏,对她的身体变化还是没什么信心。
今天是星期天,两人收拾整齐,要回军区去。
最近这段时间,其实温明曦有点怕见许爱卿。
有一个在妇产科当医生的婆婆,许爱卿每回在军区见到她,都要拉着她进房门,来一个检查。
起初温明曦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是自己的婆婆,这么坦诚相见,真的很难为情。
但久而久之,也就能自如地跟她说话,虽然还总是红着脸,依然不好意思。
许爱卿倒是见怪不怪了。
出了房门,韩羡骁就拉着许爱卿问,“明曦怎么样,身体不错吧。”
明明是做人丈夫的,检查居然被关在门外,韩羡骁不是很理解许爱卿和温明曦一致把他关在门外的行为。
一个是看他光着屁股长大的,一个是互相看的,到底有什么好关门的?
“很好,大人孩子都好。”许爱卿说,就是也太好了。
虽然说有了孩子后,激素会调节母体去保护肚子里的孩子,但是温明曦如今的身体,没有半点其他孕妇的毛病,好得跟他这个当兵的一样,整个人也容光焕发,好看得像日光下的花朵似的。
想来想去,许爱卿把这结果归根于温明曦底子不错,没有大伤过,而且韩羡骁这段时间,吃食生活各方面都照顾得好。
“现在吃的怎么样,每天运动量多少,都吃些什么,上卫生间的次数多不多?……”许爱卿一路走,一边接着问。
韩羡骁一边搀着温明曦下楼梯,许爱卿在韩羡骁和温明曦的卧室里给她做的检查,得下楼吃饭去。
一边护着她下楼梯,一边一一做了回答。
听了韩羡骁的回答,许爱卿十分满意地点头,“很好,就这么保持到临盆,明曦怀孕也没胖,孩子将来才好生。”
一是韩羡骁说的指标都正常,二是这话都是韩羡骁在回答,他这是记得比温明曦还清楚,可见小两口感情好得很。
许爱卿心里听了十分满意,小夫妻感情好,那日子比喝了蜜还甜。
吃午饭前,石黄花带着赵小丫抱着孙女过来串门。
赵小丫知道温明曦今天周末会回来,早上烤地瓜的时候,多烤了几个,想带过来给她吃。
本来想自己抱着女儿过来,但石黄花这人爱凑热闹,听到是来老首长家做客,拍拍屁股就跟过来了。
一看到温明曦,石黄花就过去,打量着她的肚子说,“骁子媳妇儿肚子这么大,爱卿啊,你们家肯定也是孙女。”
温明曦捧着肚子笑眯眯的,“女儿好啊,我喜欢女儿。”
石黄花一听,觉得她是嘴硬,谁家不想生儿子?偏偏生不出儿子就要说女儿好,要面子。
许爱卿也笑眯眯地说,“闺女就闺女,你看我们家三个闺女,哪一个差了。”韩羡骁三个姐姐,都在天南海北当知青搞建设。
“当初大妹二妹,从小喜欢骑马,喜欢草原,向往大自然的生活,串联开始的那会儿,两人就说要去内蒙插队,起初我还不同意,结果两个丫头主意比谁都大,自己偷了户口本去派出所把户口转了……还不是去内蒙,跑新省去了,这都多少年没回来了。”
“你瞧瞧现在的姑娘,哪里比儿子胆小了,能耐着。咱们新社会,男女都一样。”
韩家几个儿女,石黄花确实是服气的,不仅服气四个儿女的胆量,也更佩服韩望江和许爱卿,心都大着。
这年头多少人家都爱走后门,前头家家要至少一个孩子去上山下乡,去插队去当知青,不然就是去当兵团战士。
有能力的家庭,都把孩子安排去当兵。
而且去建设兵团,那也是有讲究的,能被分配去内蒙兵团的,那出身都是最好的,排前面,北大荒还稍逊一些。
按理说,韩首长把韩羡骁安排过去并不难。
可韩家四个孩子,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本来说要去内蒙,最后去了新省,那真是十万八千里。小女儿去了西南,唯一一个儿子也没优待,分配去了北大荒。
不过这也不妨碍石黄花觉得女儿没用,等嫁人你就知道了,没留在身边,又不能给家里生孙子,有什么用。
温明曦知道自家三个姑姑的去向,但是偷户口本,却是第一回 听说。
抬头看了眼韩羡骁,真是怎么想,怎么像一家人。
赵小丫除了来送烤地瓜,还拿着刚织好要送给温明曦的毛衣。
大人小孩都有,给温明曦织了件新毛衣,还有盖住耳朵的帽子和围巾。
“到时候坐月子,得做好,毛线帽出门还冷,过不了冬,特别是孕妇。出门得戴有皮毛的,这毛线帽给你在屋里用,屋里也得戴着,把月子做好了。我之前在乡下,还要干活没做好,现在总是腰疼。”
除了给大人的,还有给肚子里的娃娃的,“听说你在一月生,到时候也不知道是小牛还是小老虎。”
赵小丫笑着把手里的小老虎帽拿给她,“但总归娃娃生下来就过年的,当做新年衣服。”
“好好看!孩子肯定喜欢的,我先替他谢谢小丫阿姨了。”温明曦没有推辞,捧着小衣服,爱不释手。
赵小丫听了特别开心,她喜欢动手,喜欢织毛衣,也喜欢干活,闲不下来。
但会平等地夸她的,来这里之后,只有温明曦。
回到家里,吃了饭把家务活干完,晚上回到房间里,把女儿哄睡了,赵小丫一边等陈守城回来,一边又拿着毛线筐开始织。
她要给女儿织过年的新毛衣,也想打一只小老虎,女儿一定会喜欢。
陈守城回来,一开门就看到在灯下打毛衣的媳妇儿,皱了皱眉:“怎么又在织毛衣,没完没了的,今天不是拿过去了吗,还织。”觉得她天天都抱着个毛线筐,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陈守城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去衣柜拿衣服,准备去洗澡。
赵小丫看了眼睡得甜甜的女儿,走过去在他身边,把今天的事情跟陈守城说了,“明曦她特别喜欢,之前是给她织,也给咱妈织了一件,我现在打的,是要给咱妞过年穿的。”
陈守城拿了衣服转身:“你上回不才给她织了衣服,又送?没事要送,生孩子要送,坐月子要送,不知道还以为你是他们家保姆,专门给人打毛衣。”
陈守城的口吻像在开玩笑,但赵小丫原本脸上的喜悦顷刻间被抹去。
“明曦才不是这样的人。”把人当保姆的,不会这样和颜悦色善待她,还夸她手艺好,还跟她说,要是以后有机会,这手艺就能挣钱。
赵小丫不知道温明曦这话什么意思,但总归是对她的肯定。
而且她更知道,温明曦没把她当保姆,倒是陈家人,是真的把她当保姆了。
以前赵小丫还不觉得,见识到韩家人怎么对温明曦后,起初只是以为自己命不好,人也长得不好,又没文化,是要勤劳点。
但前几天,她去供销社买完菜回来,进门时,家里来了客人。
他们说得闹哄哄的,赵小丫放下东西,想过去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她也想坐到茶几边上。
石黄花挥手让她去做饭,陈守城说她听不懂。
赵小丫提着东西去厨房摘菜备东西,出来时,听见他们在聊她。
客人说她踏实能干,石黄花说有什么用,没文化,大字不识几个,除了能干活,聊不到一起。
陈守城倒是知道制止住他妈的话,不然显得没面子。
但客人走后,赵小丫在走廊楼梯下,又听到他们母子在说话。
来家里做客的是一老一小,一个长辈带着个姑娘,赵小丫都不认识。
但石黄花在跟陈守城说,当初差点谈了那个姑娘做媳妇儿,又是和陈守城一起长大的,说当初要是娶了她,两人知根知底,又能说到一处去,多好。
赵小丫站在墙后没动,吞了吞口水,心里很难受,想冲回厨房里,又抬不动脚。
陈守城没什么脾气地说,不会,遇到了就是遇到了,在西南这么多年,都是赵小丫照顾他,他不会过河拆桥。
石黄花听了才点头。她本来说这话,也是带着试探儿子的成分。
亲耳听了儿子这么保证,多少安了点心,但还是担心。
毕竟男女之间那些事,活了这么多年,石黄花怎么不明白,那根本没有道理的。
不由警告他说,这年头吃铁饭碗的,都把作风问题看得很重要,让陈守城可千万不能犯错。
陈守城有些不难烦,连连说好。
但听了这话,赵小丫却是知道了,守城确实是把她当成保姆了。
回了金城,他都没那样对她笑过,也没那样对她说那么多话,可那天,他和那个姑娘,说得好开心,说的都是她这里没法说的,她确实没文化,接不了话。
陈守城拿了衣服去洗澡,赵小丫飞快眨着眼睛,走回去小床边,摸摸女儿的脸,有些感伤,又开始打毛衣,手里的动作越来越快。
最后心情归于平静,慢慢缓下来,她记得在西南,守城不是这么说的,他说她很好,比谁都好。
陈守城出来时,见赵小丫还在打毛衣,“还不睡?”
赵小丫头也不抬,“你先睡吧,我再打会儿。”因为石黄花长时间的“纠正”,赵小丫的口音已经慢慢改了,也不再说“俺”了。
陈守城擦了擦头发,走过去拉起赵小丫的手,开始撩她的毛衣,随手关了灯,“今天累得慌,放松一下。”
*
石黄花和赵小丫没在韩家逗留多久,韩望江回来时,知道他们要吃饭了,便回了家。
韩望江这个公公,确实很忙,温明曦和韩羡骁来韩家住,遇见韩望江的次数也是掐指可数的。
饭桌上,韩望江一贯话不多,慢悠悠吃着菜,听许爱卿和温明曦说话。
韩望江在场的时候,韩羡骁话也不多,只偶尔给温明曦夹菜。
只有许爱卿和温明曦在说话。
原本是想过在军区坐月子,家里毕竟大一些,但想到许爱卿忙,到时候如果在这里坐月子,另一边韩羡骁还要上课,夫妻俩会许久没见,也怕温明曦没人能说话,不适应,毕竟白天两公婆都要上班。
许爱卿有问过要不要请温家人上来金城帮她坐月子,温明曦想了想,觉得算了,温家在乡下也一堆事情,家里也有孙子,怕来了之后,家里人不习惯,到时候生出更多事情。
而且学校就挨着海军医院,也方便,思来想去,小两口便决定直接在海军医院生,在宿舍坐月子。
许爱卿给温明曦夹了块鱼肉,笑着说:“一眨眼十月底,时间过得真快,明曦这肚子也有快八个月了,活脱脱一个大肚婆。你们俩以后就别回来了,别路上不方便,要是突然要生了,还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以后放假就在学校待着,这天气没过几天准要下雪,到时候路上结冰,又冷又不好走,来回一趟折腾得慌。以后就别过来了,等妈有空过去看你们,我方便。”
许爱卿确实想的很周到,捧着个肚子也不好挤公车,温明曦看了眼韩羡骁,这是他家,得看他的意思。
大冬天跑这么远确实不方便,去借车也不是不行,但影响不好,也没必要,韩羡骁点头说好,温明曦便也跟着点头。
知道儿媳妇快生了,韩望江难得多问了几句,“怎么不来家里住,到时候你妈在,她有经验,也方便。”
第89节
温明曦乖巧地把两人之前想的说了。
韩羡骁拨了拨碗里的菜,没什么表情,语气很淡,“你和妈一个比一个忙,还是回学校宿舍吧,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看着。”
他跟这位父亲相处,好像鲜少有温情时刻,也没有跟许爱卿在一起时的话多。
温明曦能明显感觉出,韩羡骁对韩望江,跟对别人不太一样。按理说韩羡骁这种混蛋性子,要跟谁熟络并不难,但是为何跟这位父亲,却一直这么拧着,这么僵硬。
如果为的是当初把他送给方银河的事情,那说实在的,许爱卿也是参与者,为何只对韩望江这个父亲摆脸色?
温明曦不了解他们的过去,也没打算问,谁都有过去,等想说了,就自然会说。
而韩望江听到这话,脸色不由沉了沉,却也没说什么。
许爱卿瞅着互看不顺眼的父子,心想这幸好骁子有了媳妇儿,不然和他爹,分分钟两个炮仗点起来。
不由对着温明曦又是一阵爱惜,“你要是有什么想吃的,就让骁子去买,买不到,就打电话给我,妈给你做。”
韩望江冷着脸没跟儿子说话,转而问候儿媳妇,“让你妈给你看看了没,这些她都懂,吃的睡得都正常吗?”
许爱卿瞥了父子两眼,“你们父子俩倒是都想到一处去。”明明很像,两个大男人就互相别扭着。
“骁子把明曦照顾得很好,身体强健着呢,暖烘烘的,比你们这些老爷们还强健。”
*
温明曦本以为接下来两个月,应该是在安稳和平静中迎来肚子里的孩子。
却没想到,刚迈入十一月,部队就给韩羡骁打来电话,跟他说,温明娇眼睛出事情,转院到海军医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