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執教皇馬開始

41 逆轉了

字體:16+-

在足球圈裏,很流行用一句話來評價一名球員。

有球能力決定了這名球員的上限,無球能力才是球員立足球場的基礎。

這其實也不難懂,因為一名球員在足球比賽裏,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無球狀態。

還有一種傳聞,據說當年弗格森之所以看重阿根廷白巫師貝隆,決定性因素是貝隆是當時歐洲足壇最能跑的中場。

是不是很意外?

所有人對貝隆的印象都像他的綽號,白巫師,但實際上,他真的很能跑。

高深站在二零二一年,往回看,就發現足球的發展隱隱有一條主線,那就是跑動距離。

通過科學的訓練、營養均衡的飲食、球員的自律等各種因素,讓球場上的球員越來越能跑,這就導致每一支球隊在比賽裏的跑動總距離就越來越長。

有很多球迷應該都還記得,媒體一直在傳,溫格執教阿森納後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球員的飲食下手,通過改變球員的飲食習慣,提升他們在球場上的跑動能力。

接著,還有籌建新的訓練基地之類的。

很明顯,溫格比其他主教練要更加重視球員的跑動。

曾經有人發出過類似的靈魂拷問,那就是為什麽溫格的阿森納總是在下半程崩盤?

弗格森帶領曼聯,每次都能在下半程扭轉局勢?

一次是偶然,兩次三次,那就肯定是有問題的。

是溫格的球隊隻會踢上半程,踢不了下半程?

世界上哪有這麽奇怪的事情?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體能出問題了。

溫格是最早一批將歐洲大陸化技術風格帶到英超的主教練,他很崇尚傳球。

跟巴薩一樣,溫格要求每一名球員在拿球的時候,周圍都至少要有兩三個出球點,而且最好不要超過十米,因為有數據顯示,在比賽裏,傳球距離超過十米,成功率就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