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睿手稿中的詩作,有四首在《清朝人物傳記》一書中都有記載,為一人所作,仔細的將這個人的生平來曆記在腦中之後,莊睿才將手裏的書放了下來。
這幾首詩的作者是清朝初期的王士禎,王士禎原名士禛,字子真、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所以也有人稱之為王漁洋,身為漢人,死後康熙帝追諡為文簡,可謂是皇恩浩蕩,新城(今山東桓台縣)人,是清初時最為傑出的大詩人。
王士禎出生在一個世代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晉,為明朝河南省布政使,王士禎五歲入家塾讀書,六七歲時讀《詩經》,在順治七年的時候就去應童子試,並且連得縣、府、道第一,那可是相當於現在的小學中學高考狀元,順治十五年戊戌科考中進士,文名漸漸傳播開來。
23歲時王士禎遊曆濟南,邀請在濟南的文壇名士,集會於大明湖水麵亭上,即景賦秋柳詩四首,此詩傳開,名震大江南北,一時和作者甚多,當時被文壇稱之為“秋柳詩社”,從此聞名天下,後人將大明湖東北岸一小巷名“秋柳園”,就是指王士禎當年詠《秋柳》的所在。
把手稿從箱子裏取了出來,和書上一對比,讓莊睿高興的是,這幾首王士禎的成名詩作,在手稿中都有,另外還有一些秦淮雜詩和小令,並且在有詩作的手稿中,都有印有鈴印,雖然對字畫所知不多,但是莊睿也知道,有款識的作品,其價格要比沒有款識的高出許多,隻是讓莊睿汗顏的是,到現在他也沒認出這些印章上的名字寫的到底是什麽,究竟是何人所留,是否為王士禎的私章。
王士禎的成就還不僅於此,在康熙四年的時候,王士禎升任戶部郎中,到京城為官。當時的京城才人墨客雲集,為王士禎施展才華提供了舞台,他在詩歌創作中提出“神韻”說,開一代詩風,有大量名篇傳世,他寫景的詩文尤其為人稱道,所作小令中的“綠楊城郭是揚州”一句,被當時許多名畫家作為畫題入畫,康熙皇帝稱其“詩文兼優”,“博學善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