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弃妇的悠哉日常

第26章 订购

字体:16+-

接下来, 有心的村里人就发现,大队长家的那个离婚回家后不常出门的闺女,这两天居然拿着个尺子在地里量来量去。

看见的村里人都纳闷, 不知道对方在干什么?

现如今, 好容易秋收结束,把粮食都收进仓了,大家伙正在紧锣敲鼓的准备把地耕好,然后种上冬小麦。

而李前进家,虽然也把地耕好了,但其他的地都已经耕种上了, 就这两块地没有动静。他家闺女,还整天在这块地上左瞧瞧右弄弄的, 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有相熟的人家,就跑去问了, 得到的结果就是, 大队长家的那个女儿准备在地里种菜!

村里人一听,都纷纷哈哈大笑起来,都觉得这不是真的。

直到从李前进口中说出来,大家伙才终于相信, 这是真的要在地里种菜!

哦豁!这不是闹笑话嘛!

好好的耕地,不去种上粮食,反而要种菜!

“老李, 你家菜园子里的菜难道不够你家吃的?要是这样你早说啊, 我家还有多余的,让你媳妇去摘就是了!”说这话的是二堂伯, 是李前进的堂兄, 两家的关系一向亲近, 李月亮刚回来的时候二堂婶还特意过来瞧了瞧。

“我家也够吃了!”李前进瞥了一眼对方,然后闷声道。

“那你们为啥好好的地不种粮食,要种什么菜呀?”二堂伯纳闷的道。

“是小月要种的。”李前进道。

“啥?小月要种的?”二堂伯惊讶的又问了一遍。

李前进又瞥了他一眼,吸了一口旱烟,沉默的点了点头。

看李前进点头,得到答案的二堂伯更加惊讶了,“那你跟我说说,小月为啥又要种菜啊?都这个季节了,要种也只能种萝卜白菜这些,可大家伙家里基本上都种,卖也卖不了价啊!”

不得不说二堂伯脑子还是挺快的,一想就知道李月亮种菜是要干什么?

“她说南边那边可以搭大棚在冬天种菜,她说也想这样试试。”

“搭大棚?”闻言,二堂伯还有满脑子疑问,实在是这时候大棚蔬菜还没进入人们的认知里,自然什么都不知道。

“那靠谱不?”二堂伯有些担忧的问道,两家的关系比较好,对于李月亮的离婚的事,一开始他们也是恨得牙痒痒,特别想赶过去揍王博一顿。

现在李月亮还想种他们从来没听过,没见过的大棚蔬菜,忍不住就担忧起来,万一搞不好怎么整?

“小月说她在南边见过,还买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书看,应该没问题。”李前进说着这话心里也有点虚,毕竟他也只是从女儿嘴里听的,也没真正见过。

“那大棚咋搭呀?用木头不?”二堂伯又问。

李前进摇头,这大棚该怎么搭女儿说有专门的人过来指导,至于用什么材料搭,自己也不清楚啊!

这边李前进和二堂伯在那边满心担忧着,而那边李月亮已经去了市里,在塑料厂成功订购了盖大棚需要的塑料薄膜,通过刘副厂长的关系,还联系到一个会搭建各种大棚的工程队伍。

据刘副厂长说,这个工程队一开始是给别人建房的,后来也学着给人搭建大棚了。里面的人都是本省的,但因为南边那些大城市发展的比较好,所以这两年工程队就一直在南方还有一些发达城市给人家建房子和搭建大棚。技术经验都很丰富!

最重要的是工程队的队长还是刘副厂长的侄子,有刘副厂长这一层关系在,倒是可以相信。

刘副厂长还说了,是因为最近他大哥生病了,他侄子这才短暂的给工程队的人放了假,一起回到了省里。

现在他的大哥病好的差不多了,他侄子过不了多久也要动身,走之前在本省接一个活还能多留一段日子。

听刘副厂长说完以后,李月亮大喜过望,本来她都已经做好了联系以前在南边认识的李哥,让他帮忙找找会搭大棚的人。然后自己请对方过来指导一下。

李哥在南边混的时间久,属于在那边个个地界都能联系上的人物,李月亮还是机缘巧合之下才与对方相识了。

之后又帮了对方一个小忙,合作了一段时间,这才混熟了。

自己如果联系对方的话,对方肯定会尽力帮忙找的,但是南方距离这边比较远,一来一回时间就不知道浪费了多少!自己还搭进去一个人情!

基于这两次的见面,刘副厂长这个人的印象在李月亮心里还是挺不错的,她非常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所以,刘副厂长既然说他侄子的工程队经验丰富,那李月亮就愿意相信一回。

在李月亮答应之后,刘副厂长就把能联系他侄子的电话给了李月亮,说是有什么事让他们自己谈。

李月亮也非常高兴,打电话也算是另类的面对面交流了,这样双方心里也有个数。

出了塑料厂,李月亮就立刻找了一个公共电话按照刘副厂长给的号码拨了出去。

没过多大一会,电话里就响起一个听着爽朗的声音。

电话时间持续了十几分钟左右,等双方都挂了电话,心里不约而同的都非常高兴!

一个是因为对方果然很靠谱,对于怎么搭建大棚经验很丰富,关键的点一张口就能说出来。

一个是因为,接了本省的这一个活就又能多留在家一段时间了。要不然因为自己父亲的事情,让兄弟们也迟迟的不开张,自己也过意不去。

李月亮眉目舒展的交了电话费,然后走出小卖部。

去了一趟塑料厂,就解决了两件事情,事情顺利的不可思议,让李月亮此时也忍不住心里高兴起来。

紧接着,李月亮又马不停歇的去了市里的钢铁厂。对于还未开始建造的大棚,李月亮思来想去,还有根据刚才刘副厂长侄子的建议,最终还是决定使用钢材。

用钢管连接支撑起大棚的大体结构,无疑于让成本成倍的增加。

但是,使用钢管的优异之处,也让李月亮彻底抛开了顾虑。

李月亮实在不想大棚建造好之后,因为器材框架的损毁老旧三天两头的就要开始修造。

浪费时间和金钱是一个问题,关键是后续维护特别麻烦!

李月亮从来都是喜欢一劳永逸,拖拖拉拉,瞻前顾后从来都不是她的风格。

对于家里要建造大棚的那两块地,长度和宽度以及地里的情况李月亮已经弄得清清楚楚了。

所以,接下来只要和刘副厂长的侄子商量好,然后给钢厂他们定制的钢管的尺寸就行了。

只要材料到位,刘副厂长的侄子说了,他工程队里的人基本都在本市,一个电话过去随时可以聚集起来干活。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左右,钢厂那边就给了消息,他们定做的钢材建造已经完成了。

李月亮额外补了点钱,让钢铁厂的工人把钢材给他们运到了村里。

与此同时,李月亮立马给了刘副厂长的侄子打电话,告诉对方可以开始工作了。

因此等到第二天下午,让村里的人们议论了许久的大队长家的闺女李月亮,再次成为了村里的焦点中心。

一片黝黑宽广的土地上,一下子来了六七位陌生的青壮男人,此时正在给一辆大汽车卸着东西。

这对于村里来说可是个稀罕的事情,不管是陌生人还是大汽车,都是不常见的。

大家都纷纷聚集过来好奇的观看,边看边议论纷纷,其中有眼尖的人一下子就看出来从大汽车里搬下来的不是别的,而是一根根光洁坚硬散发着银光的钢铁管。

看到的人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与此同时也有其他人看见了忍不住嚷了出来。

这下子,大家的哗然声就更大了。

这可是钢铁啊!几十年前全国全员炼钢仿佛还在昨天,当时为了完成国家给予的任务,努力炼钢铁,老百姓们连家里的铁锅和门口的锁都贡献出去了。

老一辈的都经历过,年轻一辈的也在长辈的口中了解过那段历史。所以,钢铁在老百姓们的心里的地位的地位十分不一般。

可是现如今,这一根根被练得如此好的钢铁就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出现在他们熟悉的地头,这如何不让他们惊讶!

惊讶之后,看到跟汽车司机笑着说着话的李月亮,众人这才想起这段时间他们始终议论着的事。

那就是大队长的闺女要在地里不种粮食,要种菜!据说还要搭大棚,做什么大棚蔬菜!

他们听着的时候只觉得是一个笑话,地里不种粮食光种菜,那来年吃啥喝啥?

等天冷上冻下雪,那菜还能长成吗?

至于说什么大棚蔬菜,难道搭个棚子就能种菜?他们没见过,也没听过,但就凭借他们几十年的种地经验,这感觉就是不成!

不少人都去找李前进劝说,说知道了你们疼闺女,但也不能让孩子瞎胡闹啊!种地可是关于明年能不能吃饱饭的大事,你们身为父母的也该管管,咋能让孩子想一出是一出,想干啥干啥!

可令众人失望的是,虽然劝说的时候,李前进家的人都认真听着,还附和着点头,但最终始终没有人去把那两块地种上粮食。

村里人看到这一点后,去劝的人就少了!

这些人心里想的是,自己多管闲事干嘛?人家又不听你的劝,白白的废了力气口水。等着看吧!等菜种不成,也没粮食,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村里心里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明面上不说,背地里没少议论纷纷。

现如今,村里人看看李月亮,又低头看看放在地上的那些钢材,突然意识到,他们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李前进闺女所说的大棚蔬菜,不是随便用木头或者麦秆搭起的棚子,而是用这些看着就是上好的钢材,还有那些白色的像纸一样却比白纸还要柔软厚重的东西搭起的棚子!

咕咚一声,有人忍不住咽了一大口唾沫!

乖乖,这得是个啥棚子?用的材料比盖房子用的还好!

还有那塑料薄膜,对的,是这么叫的,刚刚他有听那几个陌生的青壮年就是这么叫这个白色东西的。

看样子价格也不便宜,用这么好的料子搭起来的棚子,咋可能还是个普通的棚子?

没准,大概,可能,李前进的闺女还真没说假话,在这个棚子里,冬天还真能种出菜来!

此时,围观的少部分人心里都产生过这个念头,但绝大部分人却没想到这一点,都正兴致勃勃的指着地里的东西,和旁边的人说的什么。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