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瀾萬萬沒想到下山一趟還能看到這種幾年之內估計都不會倒掉的圖片版黑曆史,一時間也顧不上為食源地高興了,隻想飛奔回山上棲居。
然而回家也並不那麽讓人感到快樂。
最開始母親不習慣她老往外麵跑,隻要距離稍微一拉遠,呼喚的鳴叫聲就會響徹山林;可是後來母親習慣了她不在家的情況,乍一見她蹲在樹枝上還愣了好幾秒鍾。
安瀾由此體會到了大學生放假回家的感受。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每天都有貼貼蹭蹭梳理羽毛的親熱待遇,中午可以擠在一根枝條上睡覺,傍晚覓食刨到好吃的蟲子,母親啄兩下就會放開,把蟲子留給她和其他幾隻小孔雀吃。
等到第四天,情況好像有些不對勁了。
這天母親逮到了一隻褐色的蝴蝶,安瀾倒也不是想吃,隻是有點好奇,所以第一時間湊近去看。結果喙尖還沒碰到地麵呢,腦殼上就被輕輕叨了一下。
回頭一看,就看到了歪著腦袋的大孔雀。
到這裏安瀾還有點疑惑,但很快母親就用哢噠聲和往前拱的動作傳達了自己的意思——這麽大隻鳥就不要再跟小孔雀搶食吃了。
冤枉啊!
當時安瀾就覺得六月飛雪。
明明她從小就不吃鱗翅類昆蟲的,而且這些小孔雀哪裏還是“小”孔雀,一個個塊頭都比紅原雞大三圈,再過幾個月說不定都能趕上成年綠孔雀了,根本不需要長輩刨食給它們吃。
大鳥和大貓一樣,在有獨立生存能力後做出分享食物的行為基本上不是為了供養,而是為了友善、親近的情感表達。反正都是要表達,為什麽隻和小的表達,難道大的就不用表達了嗎!
安瀾虎視眈眈地盯著幾個兄弟姐妹。
然而這些小孔雀基本上都是在她的羽翼底下長大的,平時吃飯在一起,睡覺在一起,玩耍在一起,碰到危險時也習慣了跑到她和其他雌孔雀身後去尋求庇護,哪怕她把眼睛瞪出來都不會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