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171章

字体:16+-

“我就偏心了, 你怎么地?吃都堵不住你嘴。”韩小英又给顾瑾彤夹了一筷子菜,“多吃点,看你最近瘦的。”

“表姐, 别给我夹了,我吃不下了。”顾瑾彤挡住碗, 放下筷子, 她吃饱了。

而且李伟明在,她感觉很不自在。

韩小英见确实不想吃了,就不强迫她了,“一会儿去看看姥姥吧, 她很担心你。”

“嗯,我知道了表姐。”顾瑾彤乖巧的点点头, 不止姥姥,她爷爷那边也得去。

李伟明眨了眨眼睛:“要不, 我送你过去吧?”

顾瑾彤诧异的看着他,“你不是忙吗?我自己去,不用你送。”

“没事儿,有李爱国呢。”李伟明有话想跟她说, 再忙也得抽出时间,顾瑾彤状态看着不太好, 他很担心。

都是林煜丰那个混蛋害的, 早知道他这么没担当, 那天就不跟顾瑾彤去公安局了, 反正那女人跑了,只要他和顾瑾彤都不说, 没人知道自己救的她, 就不用被退婚了。

可这傻女人太实在了, 也过于相信林煜丰,那天一股脑的什么都说了。

林煜丰听完,当时脸色就不对,李伟明一看就知道要坏事儿,果然,没几天林家就提出退婚了,那女人也没找到。

“行,瑾彤,就让他送你去吧,我就不去了。”韩小英也想两人有机会好好谈谈,别老这么尴尬着。

顾瑾彤没反对,只是低着头,真要问她后不后悔跟林煜丰说实话,她是不后悔的,纸包不住火,她就是不说,林煜丰早晚也会知道,到时候更麻烦。

李伟明起身在她肩上拍了拍,然后不顾她的反对,硬拉着她手一块走了。

看着他们消失的背影,谭雅婷笑道:“这俩应该能成了吧?小英,赶明个儿你再好好撮合撮合,咱们伟明年轻英俊,能干还有钱,这么好的小伙子,可不能便宜了外人。”

韩小英摇摇头:“不急,瑾彤刚被退婚,还没从上一段感情里走出来呢,让她缓缓,以后再说吧。”

说完韩小英去吧台找肖兰结账,并叫服务员把剩下的菜打包。

“小英,你们这么快吃完了?一会儿就回去吗?”肖兰接过钱,低头准备找零。

“得回去了,出来一上午了,肖兰姐,你是不是有话要跟我说啊?”韩小英看着她。

肖兰比她高,但五官没她精致,不过肖兰喜欢打扮,可能也跟她职业有关系,衣着总是板板正正的,像个女强人一般。

“小英,你让我再想想,等我想好了,会去找你的。”肖兰找好零钱递过去,她心里已经有了打算,只是还不太成熟。

韩小英点点头,把钱收好,“慢慢想,没人逼你走。”

“我知道的小英,他们只是不像以前那么信任我了。”肖兰坦然道。

听她这么说,韩小英笑了:“肖兰姐,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是你没珍惜,开始他们也很信任你的。”

但愿肖兰有一天不会后悔,为了自己的野心而失去了几个不错的朋友。

肖兰垂下头,沉默了好长时间,等她组织好语言,想替自己辩解时,才发现,韩小英已经走了……

李伟明去送顾瑾彤,路上两人说了什么没人知道,反正没多久顾瑾彤就从单位正式辞职了,之后两人就开始出双入对的,嘻嘻哈哈的,经常能见到在一起。

韩小英也没问,两人都不小了,应该能够处理好感情的问题,不需要她跟着操心。顾家长辈那里,可能是听了田姥姥的劝告,也不再强求了,答应顺其自然。

九月末,肖兰就离开了明和。

不过她没去四季,而是在另一条街上自己开了家小饭馆。

却实是小饭馆,韩小英去过两次,店面只有五十平,是肖兰租的,卖家常小炒跟饺子面条,也没请师傅,肖兰自己上灶,顾了两个服务员帮忙,大概是菜美价廉吧,小饭馆开业后,加上曹老板的照顾,生意一直还不错。

肖兰自己当老板,再不用受制于人,想怎么折腾都行,韩小英算是明白了,肖兰想要什么,去了两次之后,见没什么问题就没再去打扰,毕竟人家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

韩小英也越来越忙,除了明和每个次开月会,平时都不怎么不去了。

秋去冬来,转眼春暖花开,到了次年五月,明和餐饮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作为公司最大股东,李伟明当仁不让的成了公司的经理。

韩小英他们三个都是股东,没有具体职位,分成也从新做了调整。

李伟明拿四成,郑家和谭雅婷两口子共三成,韩小英自己两成半,剩下的留做预备激励资金,其中已经说好的,给李爱国百分之一,他现在经理助理。

韩小英开始不同意这么分,当初开店她只拿了一万块钱,细算的话,她应该拿的分成最多不过百分之十七,但为了好分账大家都是按百分之二十给她,韩小英也推辞,现在又多给她,李伟太也吃亏了。

“吃什么亏,明和能有今天不是我一个人努力出来的结果,也不是有钱就行的,韩小英,你脑子里的智慧比什么都值钱,要不是你志不在做生意,像肖兰似的,自己开店肯定比现在有钱,再说也没多几个点,你就收下吧。”

李伟明甘愿自己少拿百分之十,是深思熟虑的,他想紧紧的将韩小英绑在明和,不然等三四年后,韩小英留学回来怕是没机会了。

可韩小英不想凭白占他便宜,现在看着五个点可能没多少钱,等以后明和做大了,一个点可能就要值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更多,李伟明要是后悔,到时少不了跟她闹龌龊的,还是算了。

“不行,两成半太多了,我还跟以前一样拿两成,剩下的给婷姐,当时她出了不少钱。”

谭雅婷连忙头,“我有钱,可不要你们的分成,小英,我跟你说,咱们四个就属你底子最薄,这马上又要出国读书了,手上得多些钱,出去了才不用拮据,这五个点给你就收着吧,不用跟他客气。”

郑家和也跟着劝道:“伟明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你不用担心将来他后悔。”

李伟明点点头,不要脸的道:“韩小英,咱们都快成一家人了,你跟我客气什么。”

韩小英直接瞪了他一眼:“别瞎说,我们家瑾彤还没答应你求婚呢!”

“快了快了,你出国之前肯定能喝上我们的喜酒!”李伟明嘚瑟道。

然后他接着又说了一句:“我准备把手上的股份,给彤彤一半,以后她也是咱们明和的老板了。”

除了事先知道的郑家和,韩小英跟谭雅婷皆是一脸惊诧,明和百分之二十股份,就是现在一年下来也大几万呢,说给就给了?

“好小子,为了娶媳妇,你这是下了血本啦!”谭雅婷笑着调侃道。

韩小英却不太赞成:“瑾彤同意你这么做吗?”顾家有钱估计也没这么有钱,据他所知,顾家目前明面上还没有私人企业,有的是底蕴。

“她还不知道呢,我想等她答应结婚再说。”李伟明嘻嘻地笑了,“你们给我保密啊,可千万先别告诉她,不然该生气了。”

韩小英问:“你去见过姥姥了?”不然哪来这么大的底气。

李伟明点点头,皮皮的道:“咱姥姥可稀罕我了,吃饭时还给我夹菜呢。”当时他是受宠若惊,那个紧张。

“我说你今天走路怎么都跟带风似的,原来已经见过家长了,恭喜啊!”

郑家和拍了拍他肩膀,由衷的替自己好兄弟高兴,终于要抱得美人归了。

“谢谢郑哥,还有别墅我已经买下了,正装修着呢。”他家彤彤说喜欢住楼房,可普通的楼房太小了,他嫌憋屈,就找郑家和二叔帮忙,买了个私人的大别墅,上下有三层楼,将来他家彤彤想怎么住都行。

“好兄弟,不用这么客气,赶紧争取早点结婚,咱们四个就你还单着呢。”好在已经见到希望了。

韩小英看着他们勾肩搭背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你们哥俩好,一会儿自己找地方喝酒去,别在这儿影响开会。”

“还开啥会?不都说完了吗?韩小英,你还要说什么?”郑家和佯装不知的道。

“当然是分成的事,你们给我的真的太多了,我不能要。”

“不就多出半成嘛,看你这个墨迹,就当我这个小姨夫送给睿睿的见面礼了,跟你没关系,我乐意给的!”李伟明是真不在乎钱,别说一万两万的,就是以后几十上百万给出去他就不带后悔的。

“就是,小英,看你这个墨迹,赶紧在文件上签字,我那头还忙着呢。”谭雅婷也催促道。

韩小英没办法,只能签字了,不然再墨迹下去就要伤感情了,不过她多拿的部分以后可以再找机会拿出来,反正大家在一起的时间还长着呢。

分成的事商量好,手续齐全,公司注册成功,正式挂牌成了私人企业,不再是个体户小作坊,这很多规章制度都要明确到位,一下子要忙的事情比较多,韩小英跟着忙了好几天。

直到五月下旬,她顺利的拿到了公派留学的名额,还有A国某知名大学的邀请函,按照上面的要求,今年年底之前她要通过论文答辩,完成国内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最迟在明年一月中旬之前赶去报到。

时间看似很充裕,可是琐碎的事情很多,一忙起来时间又过得特别快。

韩小英都好些天没正经做过饭了,正好她也快放暑假了,这天她回家,麻溜做了一桌子好吃的,安抚一下家里人。

从她拿到邀请函,确定了出国时间,谢平安平时是能回家就回家,他想多陪陪媳妇,心里很是舍不得又没办法。

睿睿也是,知道妈妈还有半年就要出国了,比之前更懂事了,马上要读三年级了,现在很多事都学着自己做,不让妈妈担心。

连谢良玉都用心琢磨起了厨艺,他担心以后儿媳妇不在家,自己照顾不好睿睿,趁早多练练手,现在他一般的饭菜都能做,当然跟儿媳妇的厨艺还是比不了。

吃过饭,天色刚擦黑,收拾完,没什么事,一家人都坐在院子里乘凉。

开春时,韩小英在自家大门两侧的墙根下,种了几颗黄瓜之类的爬蔓蔬菜,还有一些气味比较重的艾蒿草,所以家里蚊子不是很多,不然没法在院子里久呆。

睿睿双手捏着口琴嘀嘀的吹着,他每天不间断的练习,前段时间已经过了口琴初级考试,明年还想参加中级考。

听着儿子吹口气,韩小英特别有成就感,照此下去,她可以培养出个演奏家来。

谢平安坐了会儿,进屋从冰箱里拿出半个西瓜来,切成小块放到盘子里,先递给自己父亲,然后拿着两块坐到媳妇身边。

“媳妇儿,吃西瓜。”

韩小英接过一块,小口的咬了一口,“这瓜还挺甜的。”

“嗯,沙瓤的水分足,媳妇,暑假去通城吗?”谢平安知道媳妇一直想去通城。

“你有时间咱们就去吧,我想去看看大姐,我们都好多年没见了,这次不去的话,可能要等几年以后了。”她从国外回来。

睿睿不吹口琴了,不用大人叫,自己过来吃西瓜,“妈妈,我也能去吗?”

“当然能去,爸,你也跟我们去一块溜达溜达吧?”韩小英对谢良玉道。

“我就不去了,以前我去过好几次,通城不大,除了牛羊草原,也没什么好玩的。”谢良玉摆摆手,不是太感兴趣。

“那您一个人在家行吗?”韩小英有些不太放心。

“我又不是七老八十了,有什么不行的,你们去吧,正好我找老战友去聚聚。”谢良玉在京城也有关系亲密的战友,已经几十年了,一直有联系。

“行,那您也好好放松放松吧,这段时间让您受累了。”韩小英之前想自己出国留学以后给家里找个保姆,她公公说什么都不同意,说好好的家里有个外人进进出出的太别扭,他不习惯。

韩小英没办法只能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