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74章 食品厂

字体:16+-

韩小英一个人找到肖宝成家, 上次谢平安带她过来,路她还记得呢,再说也不难找。

肖宝成和他媳妇陈秀娟在家正等着她, 见她来了,夫妻俩很热情的招呼她进屋。

陈秀娟拉着她的手, 关心的道:“小英, 你是自己来的吗?”她担心路上不安全。

“不是,我跟刘红彬还有他对象一块来的,嫂子,孩子不在家呀?”家里只有夫妻俩, 孩子不在,韩小英记得今天并不是周日, 这两口子为了她的事,这是特意请假了。

“孩子在我妈家呢不用惦记。小英, 今天叫你来是为了工作的事,你应该猜到了吧?”

韩小英点点头,“肖哥,嫂子, 让你们为我费心了。”

“没有,没费啥心, 再说你是谢平安表妹, 我跟他可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 就咱这关系不用这么客气。”肖宝成是个实在的。

他说道:“工作现在是有两个, 让你嫂子跟你好好说吧。”

陈秀娟嘴皮子利索,肖宝成叫她说, 她也不拐弯抹角, 直接说道:“这第一个呢就是我们食品厂车间招临时工, 工资一个月十八块五,不过以后肯定能转正,还有个就是国营饭店后厨干杂活,一个月二十块钱,不过要上早班,吃的方面不用担心,转正是不用想了。小英你看看这两个你想去哪儿?”

陈秀娟跟自家男人昨天琢磨了一晚上,去哪儿上班还是让小英自己选择的好,她们不能给决定。

韩小英听完,略想了想便问道:“嫂子,咱们食品厂有宿舍吗?”两处工资都差不多,主要是得有住的地方,国营饭店肯定没有职工宿舍。

“有的,就是条件不太好,十来个人一屋,对付倒也能住,而且从长远上看还是去食品厂好,国营饭店那活累不说,我跟你肖哥怕你干不长,后厨那帮人可欺生了,你一个小姑娘还是进工厂吧,跟嫂子一个单位你放心,没人敢欺负你。”陈秀娟说得是真心实意,她觉得食品厂比较有前程。

“那我就去食品厂,工资少点也没关系。”她不太想去国营饭店,后厨那活墨迹又埋汰还是算了。

“行,一会你就跟嫂子去面试,国营饭店那打杂的活叫别人干去,咱不干。”陈秀娟性格爽利,说完拉着韩小英就要走。

肖宝成笑着摇了摇头,“媳妇儿你急什么,先叫小英妹子喝口水再去。”人都来了也不差这一会儿。

“不用了肖哥,我不渴,早点把工作落实我心里也踏实。”水什么时候不能喝,别耽误了时间再出现什么变化。

“对,咱赶紧去面试填表,我们单位这次招工可不是公开的,我跟别人说你是我姨家表妹。”陈秀娟在提醒她,一会儿去了别说错了。

“知道了嫂子,让你费心了。”韩小英打心里感激他们夫妻,为了她工作的事肯定没少费心思。

陈秀娟摆摆手,让她不要再客气了,她并没费什么心,就几句话的事儿。

三人一起出了门。

不过肖宝成要去上班,食品厂是他媳妇的地盘,用不着他去,国营饭店的活是他给联系的,韩小英不去,他得抽空去跟人家说一声。

庆阳食品厂在城东,建厂有二十年了,现有近千名工人,在规模上是仅次于机械制造厂。

厂子效益好,这工人的福利待遇也是非常丰厚,多少人羡慕不来,韩小英跟陈秀娟步行过来也不过二十分钟,登记进大门,直接到厂办。

负责这次招工的是姚庆年姚主任,陈秀娟敲门进了办公室,就笑着叫了一声:“二姨夫。”

韩小英这才恍然,原来还有这样的关系呀?也对,没点关系人家怎么可能把招工名额给她个小知青?她这人情欠的大了。

姚庆年大概四十多岁,面相看着很严肃,只见他对陈秀娟点了点头,然后打量起韩小英。

没说什么,只问了几个问题,主要是了解一下韩小英的情况,比如她在哪下乡,今年多大了,什么学历,然后就给她一张表叫她填上。

明天带齐证明材料来,办完入职就可以上班了,宿舍的话让要找后勤科小宋,看哪间有空床位去住就行了。

只是韩小英是下乡知青,户口是集体户口,在没有转正之前,迁不了城镇户口,这样她就没有粮食供应,也就是说在转她正之前,吃喝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厂里是不管的。

这要是别人的话多半会选择国营饭店的工作,至少一日三餐不用愁,住的地方可以另找。

韩小英是只要有住的地方就行,粮食她不担心,去年分的口粮怎么也够她吃到转正了,再说她前世的家里还有那么多粮食呢。

中午韩小英在肖宝成家吃的饭,下午就坐车回了宋家堡。

她还以为今天回不去呢,没想到工作的事这么顺利,明天要办入职,她得回村里说一声,再找大队长开个证明交到厂里,还得收拾行李,她事情多着呢。

刘清福听说她找到工作了,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好事儿,你这丫头有福气,下乡才一年就能去县城上班!”

他就说无缘无故的,谢平安发小叫这丫头去县城干啥,原来是给安排工作。

虽然只是个临时工,那也比在乡下上工强,是个好出路,韩小英要的证明他没犹豫立马就给开了,还不忘叮嘱道:“丫头,去了食品厂以后好好干,争取早点转正。”

“我知道了谢谢大叔,没事儿我回去收拾东西去了。”韩小英跟他道了谢,就准备回去了。

刘清福摆摆手,表示没事儿了。

等韩小英出去了,办公室里只剩他一个人,不禁低感叹了一句:还是这小丫头有造化,宋家堡这山沟沟圈根本不住她,这么快就飞出去了!

三队这边,韩小英回来时家里没人,都上工去了,这会儿还没下工呢,她拿出钥匙开门进了屋,先把自己的东西归置一下。

她下乡不过一年,东西并不多。一些零零碎碎的收进箱子里,她打算把这小箱子一块带走,不然住集体宿舍也没柜子装东西。

她刚收拾完郑家和就回来了。

“韩小英,你回来啦?工作的事怎么样,安排好了吗?”他进来时见大门开着就知道是韩小英回来了。

“安排好了,食品厂的临时工,明天上班,我回来拿行李。”行李她已经收拾完了,看着时间不早了就去厨房做饭。

郑家和过来帮她烧火,“食品厂不错,你住的地方有吗?”

“厂里有宿舍,先凑合住着吧,以后再说。”一步步来,不着急。

“粮食呢?你打算怎么办?都带过去吗?”乡下户口的临时工在没转正之前肯定得吃自己。

“都带过去也没地方放,不行就换成粮票吧。”现在还不到六月份,她还有半年的口粮,应该能有一百六七十斤。

不过都是粗粮,细粮是郑家和买的高价粮,他们随吃随买并没有多少。

“行,粮票我帮你换,明天我请假送你去县城,不然这么多东西你一个人怎么拿?”才几天就都走了,这个家就剩他跟李明伟了。

郑家和挺舍不得韩小英走的,可人家去城里是上班,他不能阻拦。

“行,那我谢谢你了。”这家伙,从打谭雅婷走了以后,连个笑模样都没有了,韩小英摇了摇头。

郑家和回屋去拿了沓粮票出来,“我这有三十斤,你先拿着,剩下你不用急着换。”

韩小英有没矫情,接过来了,“行,那就先不换了。”她手里还有一些粮票。但亲兄弟明算账,她分的口粮不能不要,至于别的东西就无所谓了。

她刚把粮票收好,柳玉洁回来,听说她在县城找到了工作,惊讶得张大了嘴。

“小英,以后要是转不了正怎么办?”

“转不了我再回来呗,怎么?你怕我饿肚子啊?还是不想要我了?”韩小英笑道,既然走出去了,又怎么会轻易回来呢。

“不是,我是怕你白折腾一回,现在城里工作太难找了。”不然他们这些来了五六年的老知青也不会一直窝在宋家堡不回去。

“不试试怎么知道是白折腾呢?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对了这是家里的钥匙。”韩小英把口袋里的钥匙拿出来放到了桌子上,她以后不在这儿住了,钥匙当然要交出来。

郑家和让柳玉洁收着,他有钥匙。

吃完饭趁天还没黑,韩小英去了趟知青点,把肖兰叫出来,跟她说了工作的事。

肖兰听完由衷替她高兴,“挺好的小英,恭喜你可以离开这里了。”

“点长,要是有机会你想去县城吗?”韩小英不想看着肖兰还像前世那样,在宋家堡一呆十余年,后来大返城时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能去谁不想去呢?可是很难的小英。”肖兰拍了拍她肩膀,“你照顾好自己就行了,不用担心我。”她早适应了宋家堡的生活。

韩小英点点头,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她自己的工作还是表哥求别人帮忙找的,她根本没有能力帮助肖兰,也不能拿别人的人情去充好人。

不过以后要是有机会,她会先想着肖兰,不为别的,只为了前世肖兰对她的关照,这人总要知恩图报,谁对她好她都记着呢。

在郑家和的帮助下,韩小英第二天轻松的搬了家,到食品厂办了入职手续,宿舍也找好了。

食品厂女职工宿舍是一排两层的青砖楼房,在厂大院生活区的最里面,离食堂那边倒是不远。

韩小英的宿舍在二楼左侧靠里面的第二间。

不大的一间屋子,靠墙两边摆了六张铁架子床,这间人据说是最少的,可加上韩小英也有九个人了,可见职工宿舍床位的紧张程度。

陈秀娟先帮她铺好了床,其他东西先不急着收拾,“小英,你那个朋友走了?”挺好的一个年轻人,帮小英一直把行李送到宿舍门口。

“走了,他还有事。”郑家和把东西放下就走了,女生宿舍他不好进。

韩小英东西不多,收拾一会儿差不多了就从宿舍里出来,跟陈秀娟一块去车间。